去年全国两会期间,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刚刚履新不久,他在两会记者会上的专业性发言让大家印象深刻。到了今年,巴黎气候大会已经达成减排协议。另外,北京官方已经确定将通过建立城市通风廊道来吹霾,这引发热议。面对环保领域的老问题和新情况,代表委员以及决策官员会怎么说?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院院长罗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开展全国性的自愿减排交易试点,大力支持和鼓励自愿减排项目,“引导与激励全社会积极主动地自愿减排,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转型。” 据悉,从2013年开始,我国已经在七个省市全面启动了碳交易试点,2015年度碳市场交易总量大约6600万吨。 但在罗琦看来,“在目前国内碳排放权实行配额管理制度下,不排除部分控排主体在没有减排作为的情况下,仍有视作减排成果的结余配额转让,实际交易标的仅仅是没有用掉的配额。” 罗琦建议,进一步开展全国性的自愿减排交易试点。一方面,对自愿减排项目的支持政策至少与配额管理并重;另一方面,取消对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的区域限制,支持核证自愿减排量在国内市场实现全域流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华网山东: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