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荣鑫)
url:,id:0 解读此次“商办可改住宅”新政,总结起来就是“商业卖不动,合规的话,可改住宅,如果住宅还卖不好,合规的话,户型还可以改”。无疑,这史无前例地给开发商很大“灵活”的空间。往近了说,可解燃眉之急,加速去化,促进商业地产转型,节约社会资源;往远了看,可重新对地产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健、科学发展。不过,新政中的“合规”,如“现实库存去化期限超过24个月”以及“未取得预售许可”等条件,还有商办与住宅产品在消防、配电等硬件设施方面的现实迥异,都让房企操作起来难度加剧。所以说,新政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责任编辑:yfs001] 最近,省国土资源厅、省住建厅联合出台的新政其实意图很明显,就是希望对当下逐渐回暖的楼市扶上马之后,再送一程。新政指出:现实库存去化期限超过24个月的市、县,未取得预售许可项目且符合相关规划要求,房企可申请土地用途、规划条件变更,重新确定相应的土地价款。此举对当下库存高企的楼市意义重大,不但有益于各大房企加速去库存出货,更将对后续楼市产生积极影响。 前几年,由于楼市处于上升通道,管理层为稳定房价出台一系列限购限贷的调控政策,于是,这让未受调控政策波及的商业地产领域瞬时成为开发商争相开发的热土,而商业属性产品也相应成为众多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一时间,一级土地市场商业用地出让频繁。但是,随着楼市转而下行,前几年密集出让的商业用地“恶果”开始显现,商业地产面临严峻的去化压力。可以说,商业地产出现井喷式发展,与之前限购限贷等抑制政策不无关系。而如今,随着限购限贷取消,甚至如公积金买首套房首付两成,二套房认定条件放宽以及首付又调为四成等利好政策的出现,像soho类商业属性产品竞争力也就减弱了,在一些区域soho正从“香饽饽”转变为这些房企手中的“烫手山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