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捷:最后我们简单地概括一下几位嘉宾的观点,当然也包括我的观点。第一,这个市场依然很好,对于短期可能看不清楚,每个企业的看法不太一样,但是后天会很好。第二,小企业可能面临的压力比大企业要大一些,他们生存更难一些,但是小企业依然可以做到小而美。 金科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定位中心总经理方明富先生 欧阳捷:接下来把第二个问题抛给三盛集团,也是来自福建地区的,你们对这个市场的判断是什么样的?我记得你们在去年接受观点地产采访的时候,李总曾经讲过一个话,你们的目标控制偏差是5%,你们今年的目标是多少?是不是还是控制在5%之内?你们有没有信心完成任务?这种信心从何而来? 还有我们的辩论嘉宾:歌华中奥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吴振绵先生 梁川:也不是这么讲,我们定得不高,但是大家也是全力以赴的。虽然我们没上市,但是对内地和香港上市的房企,每年我们都会做对标研究,这些房企的销售增长率、复合增长率、人均开发量、地域战略、拿地的差异化等等,我们都会很关注。我们自己怎么落实呢?我们内部现在的商业模式,我们把它总结为X+住宅+Y三元产业联动,经过我们整合成熟之后,我觉得还是很有潜力的。房地产开发商短期内还离不开住宅这个现金流来源最大的行业,利润相对也较高。我们集团的利润相对还不错的,当然这可能跟我们谨慎拿项目有关系,利润率是我们比较强调的。住宅还是我们的核心。X和Y是什么呢?我们把它定义为轻资产、重服务的第三产业,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工业园区,这种绝对不是我们选择的方向,第三产,轻资产服务为主的产业,它再往前推一步,它一定是一些改良,是一些微创新,所以我们把X定义为文化加物业,Y是老少配,就是适老住宅和亲子住宅等等。 三盛地产集团常务副总裁梁川先生 李伟:我对房地产市场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不同意现在是一个下行期,我们振业主要是把深圳作为大本营,这几年因为深圳推出的土地比较少,我们也在外地有一些开发的项目。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在深圳项目的销售还是比较符合我们年初制定目标的,预期还是能够满足的。外地的项目包括西安和长沙,销售情况也比较好。我觉得房地产市场如果说在政府的财税改革没有完成之前,大不独下行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2013年市场发展那么好,今年上半年遇到一些困难,最先着急的还是地方政府。 欧阳捷:你们现在还在追求速度? 黄超:我觉得小企业现在面临的融资压力可能大一些,中等规模以下的企业更多的是要在结构分化中寻找一些自己的定位和机会,在选择项目、土地做产品定位的时候更加精细化,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符合客户的需求,我觉得小的企业也可以做得很美丽。对未来,我们还是持乐观态度,我们觉得未来大的需求比较旺盛,总量比较高。另外会有结构性的分化,不是每个项目都会赚钱,所需要的企业在项目操盘、项目选择和项目定位、服务方面应该更加有专业和研究的精神,能够把项目一个一个做好,不能像以前那样,拿到地造个房子就能卖,做个项目都能赚钱,这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套用福建人的一句话,叫“爱拼才会赢”,我相信中国房地产未来的机会还会很好,房地产企业虽然会面临一些压力,但是明天还会比较美好。 吴振绵:肯定是销售慢的比例大了,所以才感觉到有压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在东北有一个楼盘,2007年拿的,这个地方的石油产量在不断往上升,有石油的地方,肯定经济环境都不错,老百姓都有钱,有七八万产业工人,当时就决定进来,但是2007年我们拿了地,2008年开始准备开盘,结果油田自己拿了地,他们地价又便宜,自己又贴钱,很便宜的卖给他们的员工。 欧阳捷:北京的情况跟自住房政策有关系吗? 黄超:因为我们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跟其它指标是一样的,它就是结构差异性非常大。我们参与了一些中部市场,像在南昌,还参与了福建海西经济区,包括去年刚刚进入了长三角区域,这些市场分化导致的一些结构性的优势区域也会体现出来。我们分析,在下一步的发展中,有可能不会是每个项目、每个城市、每个公司都赚钱,但是如果你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在分化背景下的结构优选的城市、项目和运作的产品,我相信机会还会非常好。今年上半年正荣集团的交易量同比增长比较乐观,上半年完成了90亿的销售,下半年我们有一些新项目入市,今年的目标不能说百分之百完成,但是完成80%到90%我们还是很有信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