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土壤肥沃、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农业产业基础扎实。全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品质优良,先后被认定为中国北方名酒之乡、中国大米之乡、中国黏豆包第一镇等品牌,“三品”认证数量全省第一。阿城区部分农副产品在主城区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全区每天屠宰肉牛约200头,占全市市场份额的70%左右,黏豆包、干豆腐、大蒜等特色农副产品也占较大份额。从哈市城区外延的区位优势、地缘优势等先决条件下,阿城已具备发展都市型农业的基础,正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蔬菜种植、畜禽养殖、特色农产品加工、观光农业等都市型农业转型。 北大荒有机生态园项目是城市菜篮子工程,项目总投资5.6亿元,预计2015年建成。占地1万亩,建设暖棚400栋、冷棚1600栋、物流交易市场2400平方米、综合楼5000平方米、生态餐厅5000平方米、嫁接育苗温室3200平方米、冷冻保鲜厂3000平方米。建设供暖系统,供水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通信系统、道路、停车场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实现利润2000万元,安排就业500人。 北大荒有机生态园既是带动就业和拉动产业工程,也是富民强场工程。农场与阿城区政府已达成场区共建框架协议,发挥场、区各自优势,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项目合作为载体,以产业对接为依托,大力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济社会发展合作。通过项目建设,在阿城区建立一个集蔬菜、花卉、水果等农作物栽培,以及种苗引进繁育、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农产品品质检验、农业技术示范、农业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农业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可以辐射垦区及其他周边农场和农村乡镇,使更多的农户受益。 哈尔滨蓝谷食品采用大兴安岭特有的林下珍惜资源“野生蓝莓”为主要原料,生产野生蓝莓系列有机食品。哈尔滨蓝谷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产品销往18个省市及地区,并出口到韩国和阿联酋的迪拜。蓝谷公司现已是国内蓝莓饮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单就蓝莓果汁饮料一项,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量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一。产品突出了野生、原产、寒地、黑土、有机、保健的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眼下,该公司拟建设办公楼、蓝莓食品综合生产厂房、研发中心、提取车间、冷库等工程。生产以蓝莓饮料为主的中高端蓝莓食品,并研发生产附加值较高的蓝莓保健品和花青素提取物,打造成东北最大的蓝莓深加工工业园区。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53000万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上缴税金3000万元,安排就业200人。 阿城区以标准化蔬菜园区为重点的“五型农业”建设迅速铺开,北大荒有机生态园等产业化龙头项目进展顺利,旅游路沿线瓜菜种植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全区蔬菜种植面积增加到15万亩、产量达到55万吨。注重提升畜牧业品牌竞争力,标准化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大户质量效益充分显现。 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2013年,阿城区新建经济适用住房300套,完成30套廉租房、300套公租房配建任务,棚户区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借力“创业创新、全民成才”活动,新增城镇就业6380人,发放小额创业贷款2095万元,全区就业形势保持稳定。阿城一中教学楼翻扩建等15个教育基础设施项目启动推进,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继续强化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区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等新扩建项目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行。有效规范城乡低保发放,“阳光低保”得到困难群体广泛认同。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针对夏季暴雨洪涝灾害的抗灾自救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民办养老机构不断发展壮大。老龄事业、残疾人事业和优抚工作有了新的进步。 阿城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手段,整合城管、公安、交警、卫生、环保等行政资源,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和执法关口前移,实现对城区环境的全面覆盖、长效管理和永久保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抓好马家沟综合整治工程收尾,落实以阿什河流域综合整治和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的环境治理举措,统筹做好节能减排、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废弃矿山再利用等生态修复各项工作,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
- 上一篇:保险养老社区各地频频产子 经营与盈利模式待考
- 下一篇:太原地铁有望带动新商圈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