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楼市全面回暖、地方不断微调的情况下,督查组“肯定”多地政策执行情况,让人很难理解。既然各地做到了落实调控政策,量价何以齐涨?既然对本就严厉的调控政策进行了微调,何谈落实政策? 比如,限购政策是为遏制楼市投资投机而设,但据报道,义乌在限购政策去年底到期后私自取消限购而没有延续;南京以引进人才的名义公开挑战“限购”红线;温州炒房客年后卷土重来,在上海、深圳等地不断利用限购政策漏洞出手炒房,而地方政府不及时修补政策漏洞任由炒房。对这样的地方,岂能去肯定? 有报道披露,“随机抽取项目,地点由督查组自选”这一现象折射出督查组没有“被安排”,而是随意检查摸底,这样的举动容易获得真相,为下一步政策决策提供真实依据。还有报道指出,督查组以询问为主,根本不作指示或表态。督查组此种做法值得肯定,在没有形成完整调查结论之前,不应该草率作指示或表态。 本次派出的8个督查组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从多个地方最近表态来看,态度都转向“从严”。譬如,上海下发紧急通知,进一步重申坚持调控政策。北京住建委表示将对企业进行约谈和告诫。相信这次督查之后,地方政府对楼市的监管发条将会拧紧一些,房价反弹的势头有可能得到一些遏制。 但媒体还提供了另外一种信息,即督查组不仅有表态,而且表态是“肯定”。 不可否认,这一轮楼市回暖成因比较复杂,不只是地方微调政策刺激楼市回暖,还与鼓励刚需入市、货币政策“放水”等因素有关。但是,我们仍然要好好反思,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是否严格落实?据笔者观察,中央调控政策在不少地方的执行环节打了折扣。对此,我们需要的是“问责”而不是“肯定”。
房地产督查组在部分省市的全面督查工作近期已经先后完成。督查工作内容相似,通过实地察看、走访座谈等方式,了解当前房地产市场,结果以“肯定”为主,督查组认为这些城市均做到了落实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