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特写 | 为什么房地产仍然是“大时代”?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8-17 11:47
000005c4 忘词帝文摘 02gan 10.50.17.2 125.46.36.190 15269731488 我要 妆炫化妆品商城 174.36.44.40 jiujiu 202.207.136.11

21博鳌·快讯|陈建军:精装修大时代圣象迎来机遇
  •   “对于房地产来说,本身的金融状况就扣得比较紧,现在比例是越来越低。”连平表示,在去杠杆大环境下,未来影子银行给予房地产提供大量融资的情况将会受到许多抑制。

      基于这样的事实基础,余英指出未来房地产的发展模式会转变,“当然不只是住房,我们的学校、幼儿园、教育、娱乐普遍落后。”

      连平续称,房地产的乘数效应在不断体现,“所以对房地产市场很悲观,我觉得是不恰当的。”不过在对房地产发展抱有乐观的同时,连平也表现了对房企生存压力的担忧。他指出,未来金融对房地产的严格监管肯定大势所趋。

    热门新闻排行榜

  • 入住新房10件最没用的家居产品90%的人家里都有
  • 明星客厅大比拼,吴京家最接地气
  • 90天内耗资317亿元中国买家扎堆伦敦买房
  • 人傻钱多!超40年“烂鬼屋”竟也有人抢?
  • 北京保障房遭差别对待与商品房分割管理屡禁不止
  • 他200亿建“鬼城”,又成万达接盘侠,连王石都服气|功夫有料
  • 专家:非京籍买“共有产权房”可落户系误读
  • 西安: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创新高
  • 最牛包租公婆拥有1000多套房网友:因为数学好
  • 惊呆了!这座山上竟隐藏着如此有设计感的原始小屋
  •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2017博鳌(楼盘)房地产论坛·特写 一场犀利又不乏趣味的博鳌论剑尚未令与会者忘怀,第二场对话即伴随夜幕的降临而接踵而至。

      接过话筒的是陈淮,“怎么地产就是小时代了?”依然不改火药味十足的言语风格。陈淮表示,13亿老百姓(603883,股吧)想当有产者,这个大趋势才刚刚开始。所以房地产不是小时代,“这个进程浩浩荡荡,是房地产业的历史使命。”

    看全文

      学界与商界的看法出其一致,都认为房地产依然还是大时代,不过未来可能市场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作为博鳌元老,施永青从海外经验给予这场对话更多的视角,他认为美国在20世纪初,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在40%,现在美国则为3%。即使达到97%的城市化率,还是不断有农村人口往城市迁移。

    你可能会喜欢

  • 最新评论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他举例称,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很多学者认为老百姓十万元级以上的汽车时代还远没有到来,至少需要30年,“今天看来像笑话一样的,那些小时代眼光都错了。”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师曾志:大时代的小叙事
  •   与陈淮拥有相同观点的还有同为学者的连平,在他看来,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既有基数也有乘数,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都让过去的基数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因此在余英的描摹中,未来房地产开发商的建设模式应该是多元的。“这一块我认为非常有前途。”

      被誉为“地产圈最懂艺术”的张宝全则认为房地产大时代下衍生了更多的细分需求,“我觉得是商业地产或者文旅地产时代到来了。”他认为文化消费时代、生活方式消费时代的到来,让房地产从简单的居住需求变成文旅、商业,因此不能用传统的地产思维和概念造房子,“觉得房子不管怎么盖,只要广告做得好,最后会适得其反,倒霉的是自己。”

      “中国现在城市化才一半多一点,后面的路的确是很长的,所以说大时代还没结束的说法是没有错的。”施永青表示。

    (责任编辑: HN666)

      企业阵营对房地产的看法更加具象化,“鱼和熊掌可以兼得,大象比兔子跑得快。”这是余英对房地产时代的感性描述,他认为未来房企还有很大的空间,城市更新、大量的农村建房需求都是房地产大时代的有力佐证。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博鳌特写 | 为什么房地产仍然是“大时代”?》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短暂开场后,孟晓苏戏称要将发言权首先交给香港“楼神”施永青,虽然引得施生露出标志性的笑纹,不过这一大头衔也让他连忙表示,“我不是,其他人先说。”

      8月8日晚上,“地产精英 博鳌论剑”第二场对话在孟晓苏的主持下如约开启,对话在以连平为代表的学者以及企业家之间展开。与上午不用的是,学界与商界的看法出其一致,都认为房地产依然还是大时代,不过未来可能市场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