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GDP增速从2016年的6.7%这一底部回升到6.9%,这应该是2010年以来首次出现的经济增速回升。为此,不少人看好周期性行业,认为2016年是经济见底、新一轮周期的开端。从股市表现看,从去年至今年2月之前,大型银行 股和地产股表现也很强劲,而2017年周期性行业的股价也有不俗表现。那么,今后中国经济将继续回升还是回落,哪些行业会走强,哪些行业将走弱呢?其实,宏观数据已经提示答案了,只是大部分人只关注总量数据,却忽视了分项数据的变化。 因此,在不考虑外需变化因素的前提下,不难发现我国经济增速在2017年出现了明显放缓,这既有自然回落因素,又有政策调控因素。如2016年房地产行业增加值的增速达到8.6%,2017年降至5.6%,2016年金融业增加值的增速为5.7%,2017年降至4.5%。这就容易理解,为何金融地产的增速远低于GDP总量的增速,但后者仍能回升的原因——外需改善了。 那么,金融和地产难道就从此一蹶不振了吗?这倒未必,金融和地产行业仍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主力,只是因为当前的体量已经足够大了, 已经透支了未来,因此,它们未来对GDP的贡献占比估计还会回落。 就金融业而言,2015-2016年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8.4%,这一比重明显过高,因为对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在80%左右的英国和美国而言,金融业的增加值占比也分别只有8.1%和7.2%;日本作为制造业大国,第三产业占比为72%左右,但金融业占GDP比重也只有5.7%左右;中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只有51%,金融业却要占那么高的比重,显然存在很大隐患。 金融地产行业:步入存量博弈时代 2017年GDP增速为6.9%,其中,最终消费贡献了4.1个百分点,资本形成贡献了2.2个百分点,而净出口却贡献了0.6个百分点。 如果只考虑投资和消费这两驾马车,则2016年GDP增速为7.2%(净出口负贡献0.5%),2017年为6.3%(净出口正贡献0.6%),即GDP增速竟然下滑了近一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