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醒】: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邮箱:[email protected]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代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早日实现安居宜居。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代表委员们表示,这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的明确方向,对于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莫天全委员:老百姓想租、敢租、敢住,租赁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王玉志代表:应切实推进“租购同权”,持之以恒、稳步推进 关于楼市下一步调控需要注意的问题,莫天全指出:“调控最直接的目标是遏制房地产投机,但最终目的仍是保障住有所居,支持刚需人群的居住需求。” 同时,就目前我国三四线城市住房库存呈现出的分化态势,莫天全表示,“对于去库存工作,因地制宜、精准调控是未来一个时期的关键。”一部分城市压力依然很大,需要有条不紊地去库存;还有一部分城市已经告别了库存积压,转而面临房价上涨的压力,需要有效调控、及时化解风险。
【慎重声明】 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财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中国财经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同时,张少康建议进一步规范租赁市场秩序。一方面,要完善住房租赁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有效保障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 “当前形势下,房地产调控要更加注重差别化,实行‘分类调控、因城施策’。”何平表示,在金融方面,要根据各地房地产市场行情,实行差别化的住房信贷政策,加大信贷结构调整力度;在土地供应方面,要坚持分区域精准施策,优化土地供应结构,把控好规模、时序、布局;在财税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调整房地产业发展定位,既重视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防止经济发展过度依赖房地产,从而让住房回归居住的本质属性。 对于更好的保障住房者权益,王玉志建议,应切实推进“租购同权”,在户籍、子女上学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给予租房者同等待遇。“受现有教育资源有限等影响,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要持之以恒、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住房需求还在不断扩大,要有效满足这些需求,首先得在供给上下功夫。”山东省住建厅厅长王玉志代表认为,尽管我国居民住房条件已经大幅改善,但努力的空间仍然很大。 在谈及住有所居问题时,王玉志表示:“多主体”不仅指向住房建设,也指向土地供应。目前单一的政府供地渠道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要通过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逐步解决。除了政府供应以外,还应在企业、集体土地等方面进一步探索。 租购并举,重点在租,短板也在租。“目前,发达国家一般有1/3以上的人口通过租房解决居住问题,而在我国,这一比例还不到1/5。”莫天全认为,这一方面是由于置业习惯的差别,但更直接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的租房市场更为完善。租购并举的关键,就在于让租赁市场发展壮大起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应当综合施策、多管齐下。“老百姓想租、敢租、敢住,租赁市场才能形成良性循环。”莫天全相信,无论租还是购,有了稳定渠道和制度保障,老百姓对未来就会有稳定预期,住房市场也就会更加稳定。 张少康委员:多主体供给,有利于抑制投机,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 何平代表:房地产调控要更加注重差别化,实行“分类调控、因城施策” 四川省巴中市市长何平代表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政府保障职能,同时发挥好市场作用,充分发动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提出‘租购并举’,把租房和购房放到同等位置,体现了我国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思路的全新转变。”张少康认为,这一安排有望让租房成为实现住有所居的一种重要形式。“要从优化存量和做好增量两方面入手。”张少康认为,下一步,要大力推动城中村改造和老旧社区改造、完善各种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存量租赁住房品质;同时要通过在新增出让用地中配建租赁住房、鼓励企业持有和经营租赁住房等举措,增加租赁住房供应。
“多主体供给,有利于抑制投机,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多渠道保障,丰富了住房保障的实现形式,让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也有更多机会获得更好的住房保障。”广东省住建厅厅长张少康委员认为,此举将改变住房供应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占绝对大头的状况,让更多主体参与进来。推进“两个多”,尚存一些亟须破除的瓶颈。张少康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有待明确;二是与各种住房供应模式相匹配的土地、税收、金融等相关支持政策还需尽快完善。 莫天全从住房供给侧改革、租购并举和分类调控三个热点维度对“住有所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一方面有利于抑制投机,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住房保障的实现形式,有助于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对此,莫天全表示,未来,住房供应将从单一的商品房向保障房、共有产权房、长租公寓等延展,建设主体也会覆盖政府、企业、农村合作社等。 |
- 上一篇:评论:背离市场是楼市日益混乱根源
- 下一篇:两会结束 开发商热议今年楼市七大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