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寒冷,无论是项目端还是资本端,都在本次调整中遭遇了一定程度的危机。如何对抗周期,甚至穿越周期,是机构们急于寻找的答案。 目前,弘毅地产金融业务已有一支美元基金实现退出,IRR高达28.5%。两支正在管理中的地产人民币基金,加上由弘毅投资主导的其他外部合作基金,管理资金总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鲍筱斌表示,未来五年内,弘毅地产基金希望达到600亿元规模,并且每年将按照当年三分之一数量资产退出的速率,稳定地获取回报。 目前中国地产金融行业大致分为三种力量:其一是由海外机构带领的外资地产基金;其二是开发商背景的投资机构;其三是以本土投资机构为平台的地产基金。有人认为,投资机构为背景的地产基金似乎在竞争中并不占优势。但是弘毅投资却利用其独特的运营能力和管理经验,打造了国内地产金融领域强有力的一支力量。 布局四大板块,专注一线城市 具体到商用物业投资领域,弘毅则专注于三大投资方向:一,老资产催生的“老旧资产升级改造”;二,新经济驱动的“潜力资产运营提升”;三,去杠杆带来的“压力资产折价收购”。 弘毅投资认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企稳,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北京市核心区域的写字楼物业可提供长期稳定回报,是难得的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资产,一如前文提到的合生国际大厦北楼项目,为北京市场近年来少有的核心区域整栋写字楼资产,具备独特的战略价值。该笔交易也是北京写字楼市场近年规模最大的单栋交易。 鲍筱斌认为,三方面原因支持了弘毅地产金融的快速发展:首先是基于弘毅投资15年的积淀,为地产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品牌背书。同时弘毅过往所经历的投资项目,和联想控股体系内的诸多公司,既已在地产领域有较深积累,也具备巨大的协同空间。此外,很多PE基金的LP同样有地产配置的需求,它们可以成为弘毅地产基金的LP,共享投资者管理、财务、风控等已建立多年的高效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