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城市的楼盘出现延期交付,停工项目的业主在网上发布“强制停贷告知书”,引发市场关注。对于业主的诉求,记者向资深律师唐春林进行了咨询。“综合经济成本以及法律诉讼的时间效率考虑,强制停贷并不是最佳解决方案。断供在法律上不支持,在经济上也不划算。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理性协商解决,可能是更加有效的路径。”律师回应。 近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与住建部门、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在有关部门和房地产企业等的共同努力下,多个涉及停工风险的楼盘,有的已经正常施工,有的则迎来了复工的消息。 对于下一阶段房地产市场发展,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国内房地产稳字当头,由于区域楼市差异较大,各地根据楼市供需情况与当地政府调控要求,因城施策支持刚需和改善型需求,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健康发展。 在业内专家看来,稳经济大盘政策落地显效,叠加疫情形势逐步好转,积累的需求开始释放。随着销售端、融资端继续呈现回暖迹象,房企到位资金同步好转,房地产市场将会加快恢复进程。 栏目主编:赵翰露 文字编辑:程沛 本文作者:金融时报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朱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