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化解“灰犀牛”风险 地产信贷降速(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10-13 23:08
赵薇杀人 家具网络营销 gmail google com 砀山县属于哪个市

他认为,监管在“房住不炒”的原则下,一系列政策的初衷是防止房地产行业过热,引发银行系统性风险。经历过一轮去杠杆之后,房地产行业总体的趋势是要向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促进行业的良性循环。“步子缓一缓,可能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从银行信贷结构看,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六大国有银行个人房贷平均占比超过30%,房地产企业贷款占比为5%。股份制银行的个人房贷平均占比超过15%,而房地产企业贷款占比超过12%。

遏制“灰犀牛”

比较典型的是,四川银保监局在2018年通报过四川银行业上半年的运行情况,提及了“房地产领域风险防控压力上升”,并直指“防控风险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指出“一旦房价出现波动,很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需要高度警惕”。

从今年上半年银行涉房贷款看,房地产企业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占比下降明显。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国有大行的房地产企业贷款占比分别下降了24个基点、14个基点、36个基点和4个基点。

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银行个人贷款在贷款总额中占比同样有所降低。比如,建行从去年末的33.96%下降到今年6月末的31.78%;而股份制银行中招行从去年末的24.68%下降到今年6月末的23.4%。

一时之间,不少银行由于贷款规模占比受限无法加大投放规模。更重要的是,银行在信贷调整中也会有“去芜存菁”的过程,将稀缺的信贷资金更多向风险低且资质好的房地产企业倾斜。

此前2020年11月,郭树清在《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署名文章中指出,房地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坚决抑制房地产泡沫。

信贷投放减速

金融行业“最大灰犀牛”在当下得到了有效遏制。近日,银保监会再次针对房地产行业风险定调,称“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相比今年3月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了根本扭转”的表态更进一步。同时,银保监会明确表示,在坚持“住房不炒”定位的基础上,合理满足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这也意味着监管对于房地产信贷政策可能会有所松动。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至2018年间,全国银行房地产信贷的年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在2017年增速达到高峰超过26%,直到2019年末增速降至14%左右。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由于房地产融资需求旺盛且利率较高,此前银行信贷资源均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该领域,在推高市场房价的同时,也给银行信贷带来了隐患。然而,银保监会通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控精准拆弹,严控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行业,并通过“去杠杆”令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降低了银行业整体房地产信贷的风险。

针对监管对房地产信贷的再次表态,上述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银保监会对房地产行业的再次定调也在释放明确的信号。“房地产行业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了实质性扭转,那么政策上也就到底了。此外,在稳楼市的基础上,可能合理满足房地产市场融资需求也同样重要。”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