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而瑞]房地产企业布局绿色金融现状与解析(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22-10-22 10:24
孙燕姿新浪微博 欢乐豆能换q币吗 唯品会北京站 罗志祥部落格

除了将信贷认定前置,兴业银行成都分行引入了绿色保险机制,即在项目建造过程中,由银行提供绿色项目贷款,支持项目建设;而保险公司则为建设企业提供绿色性能风险保障,若项目完工后未能达标,保险公司将承担对建筑物进行绿色性能整改或货币赔偿的责任。而此次“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的结合,则有效解决了前期的时间错配问题。

绿色债券

国内绿债主要包含5大种类(绿色金融债券、绿色企业债券、绿色公司债券、绿色债券融资工具及绿色资产支持债券),主管部门及募集资金投向比例要求等有所不同;房企主要涉及的是绿色公司债、绿色中票以及绿色ABS。

2015年开始对绿色债券的探索,2015-2019年先后对绿色金融债、绿色公司债、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等债券品种实现了政策全覆盖,绿色债政策体系初步建立。2020年至今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债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统一了绿色债券定义和界定标准,2021年发布的自律管理文件已成为国内绿色债券市场保障制度的重要补充。

绿债优势:可能降低融资成本;劣势:如前所述,房企将其产品提升为绿色建筑可能存在额外增量成本,包括绿色建筑工程成本及认证相关费用等,故在融资渠道畅通的环境下,房企发行绿债的意愿或相对有限。

发行情况:我国房企首单绿债发行于2017年,当年龙湖共发行40.4亿元的境内绿债,而2018年开始境外绿债发行速度加快,当代、朗诗开始尝试;提出双碳目标后,房企加大了境外绿债发行力度,民营房企是发行主力,2020年和2021年发行规模分别达到了131亿和521亿。进入2022年,由于境外资本市场对于内房企投资趋于谨慎,绿债的发行主体从之前的民企转为央国企,主要的发行市场也由境外转为境内。

发行特征:1)募资用途:房企发行的绿债主要用于绿色建筑的建设、维护,也有部分房企如旭辉将募资得到的部分资金投入再生能源、能源效率、清洁运输、污染防治、气候适应以及水资源管理等子项目。2)绿色建筑认证情况:绿色建筑只需要满足LEED、BEAM Plus、BREEAM、BCA Green Mark或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任一级别即可。3)发行主体:境外以民企为主,当代、禹洲、旭辉、正荣等美元绿债余额规模领先;境内以央国企为主,当前境内仅龙湖一家民营房企发行过绿债。4)发行利率:历年来境内绿色债券加权平均融资成本为3.7%,境外加权平均融资成本7.4%,整体看来均低于同期的普通公司债和境外优先票据。

绿色ABS

绿色ABS是绿色债券的子品种,根据发行主体和发行市场的不同,可分为绿色信贷ABS、绿色ABS、绿色ABN,三类绿色资产支持证券对绿色项目的认定标准均参考《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但当前国内并未出台统一的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的政策指引,三类资产证券化遵循不同的监管规则。如绿色ABS的认定标准、信息披露要求、第三方评估认证主要参考2018年8月上交所发布的《资产证券化业务问答(二)—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绿色ABN主要涉及的政策指引为2016-2017年交易商协会先后颁布的《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指引》、《非金融企业绿色债务融资工具业务指引》。

在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认证等方面差异较大,一定程度制约了市场的规模化发展,当前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仍属小众券种。

发行标准:投向绿、主体绿、资产绿三选一即可。

第一,绿色ABS与绿色公司债募资用于绿色项目的比重均不低于70%。

第二,绿色ABS第三方评估认证参照绿色公司债相关要求执行。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券融资监管问答(一)——绿色公司债券》,针对属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范围内的绿色项目,发行人可不聘请独立的专业评估或认证机构出具相关报告,针对范围之外的绿色项目,发行人需聘请独立的专业评估或认证机构出具相关报告。

第三,绿色ABS信息披露在申请发行阶段参照绿色公司债,存续期有所差异。由于绿色ABS侧重绿色存量资产的盘活,并不涉及绿色产业项目的投资建设,存续期内淡化了募资使用情况和绿色产业项目进展情况的披露,更重视披露绿色ABS的认定情况、认定涉及的绿色项目、具体领域及其产生的环境效益等方面信息。

综上,绿色ABS与绿色公司债的监管规则相似,但相较于绿色公司债有以下优势:1)ABS发行不受限于发行人的资产负债表情况,而以基础资产未来的现金流作为还款的来源,基础资产与发行人之间的破产隔离,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发行门槛;2)实现出表,由于基础资产已打包出售给SPV,发行人持有基础资产的风险和收益均已转移,可根据会计准则,可实现资产出表一定程度降低了表内杠杆水平;3)期限更长,多数绿色地产ABS的产品类型为CMBS或类REITs,18年及以上的发行期限远高于绿色公司债。

发行规模:首单发行于2017年,绿色CMBS项目,发行规模8.2亿元;2018-2019年也仅成功发行1单规模19亿元的绿色ABS。2020年双碳目标后,以绿色地产为基础资产的绿色ABS发行量明显激增,而2022年初至8月底期间累计成功发行4单绿色ABS,累计发行规模184.59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幅约180%。

特征:1)存量规模小——至2022年8月底,累计发行10单绿色地产ABS产品,涉及8个原始权益人,发行规模322.41亿元,仅占国内绿色ABS市场规模的9.02%,体量较小;2)产品类型——10单绿色地产ABS产品中有7单属于CMBS,涉及基础资产的物业类型多为写字楼,其余2单涉及保障房,剩余1单属于酒店类REITs。3)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多获美国LEED铂金、金级认证;4)发行主体——均为央企,中海发起规模排名靠前, 3单发行规模108.03亿元,金茂发行规模位列第二,2022年4月发行国内碳中和CMBS的最大单,规模87.08亿元。5)发行利率,产品期限长,优先级利率均处2.5%-3.5%之间,融资优势明显。

问答环节

Q1

绿债境内外发行差异?

A1

境外门槛相对较低,1)部分项目需取得绿色建筑认证,合资绿色项目需取得LEED金级、中国绿色建筑二星标准等绿色建筑标准认证;

2)募资用途灵活: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满足GBP要素的前提下设定绿债募资金额的具体投向,旭辉投向清洁能源;部分房企发行绿债全部用于借新还旧。

Q2

房企绿色金融的发展限制?

A2

绿色金融优势是融资成本略低于其余融资渠道,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劣势如前所述,房企将其产品提升为绿色建筑可能存在额外增量成本,包括绿色建筑工程成本及认证相关费用等,故在融资渠道畅通的环境下,房企发行绿债的意愿或相对有限,叠加当前金融机构对房企风险偏好急剧减少的情况下,高信用主体房企才能成功发行绿债。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