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后就是各种PPT,各种Excel,各种加班。女员工越来越少,后来只剩下三种:离婚的、单身的、正在办离婚的。生活质量一塌糊涂,职业生涯暗淡无光。怀揣着成为“本土投资银行家”梦想入的行,却陷入了无止境的保荐人资格考试和申报材料堆中去。每天忙到半夜,伏案写材料、调整文本格式。到会里报材料,因为装箱后夹子的角被压掉了,或者塑料膜不平有凹陷,又被打回去重新买夹子排队。 投行民工纷纷发福,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几年下来,腰酸背痛腿抽筋。走在外面,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住院的,仔细一问原来是做投行的。 回想起当年招聘的时候,隐约有一种什么地方不对。到底是什么让HR看上了我呢?投行民工心想。努力地想努力地想,终于有一点模糊的记忆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学校边上的四季酒店会议室里,有着这样一番对话。“你大学干嘛了?”“打游戏。”“常打?”“每天到3点。”“上课吗?”“上。”“几点上课?”“8点。”“你身体好吗?”“很好。”“好,我们觉得你的素质很适合在投行工作。恭喜你,你被录取了!” 金融民工职业发展必读系列之三:信托经理 “我们不生产人民币,我们只是人民币的搬运工。” 得益于这几年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和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许多证券业人士纷纷转投了信托业。以笔者为例,身边好几个做私募的、公募的,现在都在各种信托公司和基金公司子公司干得不亦乐乎,美其名曰:信托民工。 信托民工的前身,大多是银行对公客户经理,搞的是拉关系的活儿,从来没称过高大上。自从房地产融资被政策逼到了影子银行,信托业就突然大放异彩出来。信托民工搞出了各种银信合作、证信合作,从买入返售到信托受益权投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业务模式眼花缭乱。一时间,以前被视为吊丝的信托业,突然成了金融业的高富帅。报纸上、网络上,那些稀奇古怪的名词,直接把人讲得云里雾里,就连华尔街回来的金融大鳄也听不明白。现在,一人卖信托,全家都是托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说白了,所有的金融创新,一言以蔽之,就是为了帮助银行绕开监管(做地产)。银行就好比堂主,去场子收钱总不好自己出手(毕竟有上面看这呢),自然有下面的小弟卖力。信托业迄今为止都算表现不错,深受大哥信赖。银行这几年赚钱赚到手软,信托跟着混吃混喝,也过了不少好日子。钱发得多了,其他金融民工很是羡慕,纷纷打探怎么才能进来分杯羹。 那么,如何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信托民工呢?笔者以为,一个合格的信托民工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要经验丰富,业务全面。什么行业都懂、什么业务都能做。只有客户想不到,没有你办不到。笔者见过的信托民工,做完地产做餐饮,做完钢贸做零售,最近甚至有开始做互联网的了。至于什么艺术品、红酒等等,更是不在话下。张口就来,随便都能谈出个一二三。这素质,一般券商行业研究员根本比不了。不管这些行业看不看得懂,反正只要抵押物是房地产就没问题了,信托民工这点自信还是有的。 其次,要效率恐怖,随叫随到。且不说接到通道业务后,连续工作不睡觉都要把流程走完,就是一般的自营业务,那也是只要风控一个电话,立即蹲在评审边上跑前跑后,出各种解释,写各种说明,责任全归我,中收大家分。放款前,人前人后装孙子,一个流程N个爷,服务无底线没节操,过五关斩六将,到达目的已累出翔。 最后,要人脉广阔,能拉项目。信托民工要懂得混迹于各种论坛、会议,要四处发名片,逢人便说:“有项目吗?有钱吗?”对项目方说有资金,跟资金方说有项目,这是基本功,要面不改色心不跳。虽然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就是一个资金掮客,但也要表现得气场十足,让客户觉得你能呼风唤雨。当然,各种社交聚会结束后一定要记住早点撤,不然就赶不上回家末班公交车了。 满足了以上几点,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信托民工了。等等,先别急着投简历,据说,现在行业风声不太好,跑路的多了,有些项目也可能要违约了。碰到不良,工资不发,离职不办,那是常有的事儿。笔者只能提醒到这儿了,各位看官,入行有风险,决策须谨慎啊。 金融民工职业发展必读系列之四:PE投资经理 PE投资经理,读快了可能听成“屁投资经理”,是这几年逐渐兴起的一种金融民工类别。舶来品,洋名Private Equity Investment Manager,外资一般称为Associate,内资许多称为投资总监(title通胀了,实际上下面没人)。在金融业,PE堪称王者之王,什么KKR啊,黑石啊,都是这一系的。那都是什么人?千年老树生成妖啊。 一般来说,PE这个行业挺难进,没干过几年投行,没做过几年实业,谁相信你有经验看企业、懂企业、管企业?国外的PE,都是一流的投资银行家,再加上官二代,那可是资本和权力的完美结合,是美国特色资本主义的精华! 不过,谁叫你在中国呢?中国专治各种不服。咱这里,搞私募股权投资,那赌的是上市,只要能上市,就算你卖的是狗屎,那也能变黄金。业内将商业模式称之为“估值套利”,只要你掌握了这个模式的诀窍,谁都可以干PE。 话说什么行业到了中国总不可避免地沦为劳动密集型。PE行业也不例外。多招点人,全国各地三四线城市扫货,总能找到几个靠谱的吧。反正咱不缺人,据说,现在研究生毕业,起薪才三千块呢!小米加步枪,也能打过美系正规军。 虽然是起薪三千块招进来的,但也千万不能掉份子。PE民工谈业务,必须走高大上路线,谈财务谈估值就输在起跑线上了。怎么搞?饭桌上喝点小酒,跟老板觥筹交错间不经意地露出一张证监会领导的名片,随口淡淡地说道:“钱这个东西嘛,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关键我们能整合资源,提供增值服务。”给老板斟满杯中酒,再补上一句:“会里面领导跟我们领导念大学的时候是上下铺,改天我们一起到北京,也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你们感受下,这种霸气,是不是能把一穷二白的企业家土豪吓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