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保证续保条款:对于一些慢性病,比如尿毒症需要透析,每月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如果保险公司没有保证续保条款,那就可以在当年保期结束的时候,名正言顺的不保了,这会对客户造成巨大的压力。好在现在主流的保险公司都会有保证续保条款,区别在于不同的公司承诺的保证续保期间是不同的。 随着年龄的增大,罹患重疾的风险越来越高。作为子女,应该在有能力的前提下,为父母准备好一笔医疗费用,有备无患。这笔钱怎么存都行,可以放在银行、也可以放在房产、股票、基金,甚至黄金。只不过和前述几种金融工具比较起来,保险有着独一无二的功能,就是杠杆。假设在缴费期间父母得了重疾,我们就相当于用少数的钱换回了大额的重疾保险金。即使缴费期满了再得重疾,也不算亏啊,本来就是要存这么一笔钱的么,何况现在有的公司重疾险还可以保额逐年上涨,缴费期满的时候,保额也有大幅度的增加。 c) 普通疾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因为需要长期的住院治疗,也会对家庭造成“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的损失,此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一般。 推荐分红险,分红险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把分红转换为保额,学名叫“交清增额保险”,这样每年的保额都会增长,不用担心未来保额不足的问题。而且这类分红险通常都是终身保,即一直保到身故,无论是发生重疾还是身故,总是要赔的。购买分红型的重大疾病险,建议选择最长的缴费期限,这样我们得到的杠杆最大,尽可能多的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但是要提醒的是:分红险的费用较高,尤其是针对年纪大的人。 如果觉得贵、可以买消费型的重大疾病险,如果遇到了,建议购买,这样的产品费用比分红险低多了,很实惠。 普通疾病: 1、责任免除条款:这是保险公司以后不赔钱的依据,也是容易发生纠纷的地方。先看清楚责任免除条款,如果自己能够接受保险公司在发生这些情况时不赔付,那就买吧,以后真的不赔,也别后悔。 a) 意外受伤:老年人的身体灵活性和骨骼质量的逐渐下降,更容易在意外摔倒的情况下骨折或扭伤。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这类伤害除了要负担较高的医疗费用和骨科内固定耗材的费用以外,还需要长时间的静养,最好有人照顾。因此,从经济的角度讲,会对家庭产生“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的缺口,此类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不确定,有高有低。 4、建议一定要增加住院补贴险,用于一些自费项目的补贴或者请护工。 问题找到了,那么如何利用保险来化解上述客观风险对家庭经济造成的损失呢: 整个家庭来看,年迈的父母有哪些客观上的风险导致家庭生活的改变?
如何给刚过50岁且身体健康的父母买保险? 5、建议无论是住院费用报销险还是住院补贴险,一定要尽可能的上到最高额度或档次,宁可买多不可买少。因为医院那边是无上限的…… b) 重大疾病:重大疾病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恶性肿瘤、心脏搭桥、再障、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等等,都是需要巨额医疗费用或失去工作能力的疾病和状态。因此,从经济的角度讲,家庭也要遭受“医疗费用”和“护理费用”的风险敞口,此类风险带来经济损失一般很高。 3、赔偿限额:所有的医疗附加险都是有限额的,只不过有些公司设定的是全年限额,有些设定的是单次限额。建议选择单次限额的,万一运气不好,一年住个几次院,就能每次都得到理赔;而全年限额的可能在前两次就把额度用光了。 综上,老人的风险就是家庭的风险,会给家庭其他成员在经济上造成很大的压力,比如家里的购房计划、购车计划、旅游计划,甚至孩子的教育费用,都有可能被迫取消。转嫁风险,就是给自己的生活上保险。 如今,90后已经开始进入工作职场了,20、30岁的年轻人在社会上打拼之余,也要考虑父母一辈的健康,为父母份买保险,保护好他们,既是回馈多年来的养育之恩,更是减轻一旦风险来临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和困难。 这一类险种目前主流是附加险,也是消费险。跟交保护费差不多,病了就赔,没病没住院,对不起,保费也不退。好处是费用低廉,比主险便宜多了。各家公司的方案不一样。建议多找几家公司的代理人来提供方案和比对。在购买时注意以下几点: 所以我们的思路是首先考虑刚过50岁的中老年会存在哪些风险,然后再去考虑如何去化解和转嫁风险。 重大疾病: |
- 上一篇:第三方理财扎堆社区争夺“大妈”
- 下一篇:哈佛收校史上金额最大单笔捐款 华人款成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