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房地产众筹急刹车:变相众筹成炒房 REITs或是其出路作者:张晓兰来源:新京报
房地产众筹“急刹车” 市面上存在打着众筹的名义非法集资、众筹炒房的现象;广深叫停房产众筹,业界称未来应规范其发展,REITs或是其出路 2015年5月,郑州一个展会上,一家房企打出66元众筹一套小户型的广告,吸引消费者。图/CFP
继严控首付贷业务后,深圳、广州的楼市调控落在了“房地产众筹”上。 4月12日,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停止开展房地产众筹业务的通知》,全面叫停各种形式的房地产众筹。要求各会员企业停止开展房地产众筹业务,7天内完成自查整改。 4月13日,广州市金融局也要求规范银行、小贷公司、P2P平台、众筹平台房地产众筹业务。 消息一出,方兴未艾的房地产众筹迅速被推至风口浪尖。 业界人士认为,叫停房地产众筹业务,是此前叫停、清查“首付贷”的延续和加强,防止投资投机性炒房在更大范围内蔓延。 运作新模式,营销?理财? 根据盈灿咨询的最新统计,截至2016年3月底,全国各种类型的众筹平台有328家,涉及房地产众筹的有30多家。包括平安好房、无忧我房、搜房网、众筹网金、房金所、安家贷、京东众筹等。其中,超过18家以上业务比较垂直,也就是基本上业务范围全部围绕房地产,整体成交规模超过10亿元。 据介绍,从近两年来的操作来看,房地产众筹可简单分为营销型和理财型两种:对于B端(企业端)来说,属于营销型众筹,例如万科、远洋地产等推出的以楼盘营销为目的的众筹,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类资产证券化”,加大不动产的流动性,有利于开发商盘活资产,这种众筹方式类似于团购,优惠大部分来源于开发商及合作企业让利;而对于C端(消费端)来说,往往属于理财型众筹,即投资人向融资方率先提供资金,投资所运营项目的收益权,项目完成后向投资人提供本金和收益的方式,可以实现多样化投资,丰富自己的资产组合。 而2015年可谓房地产众筹元年,在“互联网+”的风口鼓吹下,房地产众筹作为一种全新的投资和运作模式,成为一些开发商去库存的手段。包括绿地、万达、万科、远洋等大牌房企,都相继公布了众筹战略。比如,去年4月,绿地集团与中筹网金发起武汉606绿地中心项目的众筹计划,总金额1亿元。去年年中,万达通过快钱推出了众筹建房项目“稳赚1号”。项目总额度为50亿元,将投向5座在建的万达广场。 不过,总体而言,房地产众筹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从拿地到房子交付,需要2年左右的周期,还要等待1年,才能看到具体建筑。”中国房地产众筹联盟秘书长庄诺表示,包括开发商在内的发起人,都提倡通过众筹从源头做起,降低各种成本,而不是在二级市场进行集资炒房。
相关新闻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