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金融恐慌:上海地产大亨徐润为何遭盛宣怀查处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07-03 19:32
网球暴君
壶镇黑社会
太古证道
白沟加油站闹鬼
魔武神之路
幸福魔方租爱
广隶闯宫政变
美女杀手抢王爷
倾我所有歌词
禁欲丽装
杜达雄和他的兄弟们
明石亮太郎
蓝染爱
胡雪岩曾借助筹集到的大量资金,大规模进行丝的投机买卖,到光绪九年(1883),他囤积了15000包丝,但因时局变化,银根突告紧缩,钱庄发生挤兑风潮,所囤生丝拟贱价出让也不可得,因此造成几百万两乃至上千万两的巨大亏损,阜康钱庄受此牵累倒闭,胡氏本人破产。在胡雪岩面临的商战背后,除了有竞争对手洋商的身影,李鸿章门下的盛宣怀等人为清除左宗棠羽翼,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近代大企业家盛宣怀被称为“一只手捞十六颗夜明珠”,在清末的中国经济生活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在商战中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常胜将军,大商人胡雪岩和他之间的暗战就因为台湾著名历史小说家许晏骈(高阳)先生的生花妙笔而为人们熟知。 徐润的这次大出血虽然让他感叹“受亏至八九十万,岂不痛哉”,但他的积极应对和快刀斩乱麻的精神,显得很有上海人夸赞的“有腔调”(沪语,指有气派),也不乏近现代企业家面临危机时成熟的经营意识,但是他的麻烦却并没有完。 “趁你病、要你命”:盛宣怀查处徐润 是年夏秋之间,法国军舰驶抵吴淞口,并扬言要攻打江南制造局,于是上海发生了巨大的恐慌,除了粮食、蔬菜等民生必需品和民船租赁价格暴涨之外,各种商品价格暴跌,银根收紧,徐润在《年谱》中记录传言说当时整个上海市面的现银只有不到100万两,另一处更指出只有38万两,而这种局面本身既因恐慌引起,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恐慌情绪的蔓延。 轮船招商局规条 徐润和胡雪岩一样,具有官员的身份,他们都是捐班候补道台,达到了通过捐纳可以升到的最高官位正二品,照仪制可以戴红色的顶戴,也就是俗称的“红顶商人”,可是这个原先给他们生意带来便利和助益的身份,此时却变成了另一个软肋。 徐润(左)与盛宣怀 咸丰二年(1852),年方十五岁的徐润从只读了几个月书的苏州书院辍学回到上海,投奔自己在宝顺洋行(Dent & Company,又称颠地洋行,创始人Dent即电影《林则徐》中那个反面角色英商颠地)担任买办的伯父徐钰亭,开始学生意。当时徐润的月收入是本洋(即西班牙双柱银币)10元,彼时初出茅庐的他应该没有想到,约30年后他的资产可以达到320万两白银左右,这个惊人的数字包括徐润担任宝顺洋行买办获得佣金的积累,也有自己投资的茶业、工商业、农牧业、矿业和保险业所带来的收益和资产增值,更包括了他在上海进行的大规模房地产投资。 |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