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可可设计在伦敦开设分公司,TTF公司在巴黎成立高端珠宝品牌总部,永丰源成为唯一入驻纽约麦迪逊大道的中国陶瓷品牌,雅昌、中华商务等荣获全球印刷最高奖“班尼”金奖100多座。以“深圳品牌”“深圳设计”为代表的“中国创造”已成为国际文化市场上的一支新生劲旅。 深圳有哪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色亮点,以及如何以《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为新引擎,将深圳文博会打造成国际知名展会品牌等,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第十二届文博会总指挥部总指挥李小甘近日向本报介绍了有关情况。 探求特色路径:“文化+科技”引领发展 深圳充分发挥高科技产业比较发达的优势,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把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予以推动,以创新科技赋予传统文化新形式、新内容,着力提高文化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文化产品的技术含量,成功探索出“文化+科技”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创新型业态不断出现,腾讯、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环球数码、A8音乐集团、雅图等一批民营文化科技企业迅速崛起,其中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连续6届蝉联“中国文化企业30强”。 发展态势形成:文创领军企业享誉中外 谈及文博会和深圳本土企业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李小甘如数家珍,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介绍,2015年,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182.7亿美元,超过全国的1/6,已经成为我国文化贸易的黄金口岸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深圳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并授予其“设计之都”称号,深圳成为中国首个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 2003年以来,先后出台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7—2020)》、《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条例》、《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促进创意设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和促进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规划、法规和专项文件,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政策保障。2011年10月,出台《深圳文化创意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及其配套政策,市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扶持资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化升级,已成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桥头堡”,但文化创新发展永无止境,今后内容产业和创意设计、文化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占比要超过60%,文化创意产业年均增速保持10%以上,产业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高。同时要促进文博会向质量型、内涵式提升,加快深圳文交所转型发展,推动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落地运营,核心文化产品年出口额超过40亿美元。 专项资金扶持: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李小甘介绍,2015年,深圳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757.14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GDP的比重达10%,成为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此外,还要培育文化领军企业,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建立挂点联系服务工作机制,重点支持30家掌握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品牌、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争取有1至2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有2至3家企业入围全国“文化企业30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以产业投资基金、众筹、P2P等多种形式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支持小微创意企业加快成长。培育发展文化类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组织。(胡振栋) 文化创新发展:“2020方案”成建设文化强市新引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