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从业者对欧洲贵族的崇拜近些年逐渐冷淡,除了城堡水平的物业费还在递增,早期的“假装在欧洲”系命名如今已不常见,看来一些中国的“蓝血新贵”还没还完贷款就没着落了。如果你想穷游欧洲,就去逛一圈下面这些小区吧,来一次五天四晚无需签证的欧洲18国深度游。 文艺青春系列 “花园”始终略显单薄,商家们追溯历史上文人雅士的淡泊情怀——“山水系”开始走上舞台。在这一阶段,国人顺利地与大自然产生自来熟的共鸣。在命名取向上,依次呈现大好河山、苍鹰神龙、上天遁地、运筹帷幄、云卷云舒、登峰造极、沧海一声笑的豪放感,仿佛拎包即能遁入假山、池洼的苍茫月色中,一种解甲归田的人生理想,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富有吉祥寓意的动物名也被用在了楼盘命名中 难以想象一个具有动物园情节的购房者要如何拒绝“牛驼温泉孔雀城”这个楼盘。 ━━━━━ 早期的楼盘名仍比较写实 当然还有广晟圣淘沙、保利塞纳维拉、雅居乐剑桥郡、雅居乐花样巴黎、印象城纽约空间、世茂·萨拉曼卡、永定河孔雀城莱茵河谷、唐顿一号院、白金翰宫,开元·加州阳光,维也纳森林,阳光曼哈顿,东方夏威夷,东方巴黎,东方塞纳,现代米罗,格林小镇,阳光威尼斯......根据不客观统计,“巴黎”、“塞纳”、“莱茵”、“威尼斯”、“柏林”位居热门东方殖民地前五位,“米罗”、“维多利亚”、“温莎”等人荣获地产命名史开国元勋称号。 莫奈印象——莫奈的绘画风格; 还有郡原·一江春水、信步闲庭、金成·白云深处、三江·鸣翠桃园、通策·在河之洲等。古代通俗诗歌被借用得差不多了之后,也有开发商试图把国外的典故赋予城郊小区身上: 请花几分钟对照自查,也欢迎对号入座。 ━━━━━ ━━━━━ 阿尔卡迪亚——来源于希腊神话,是传说中世界的中心,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在住宅地命名这件事上,国内与国外曾有同一个起点:XX街XX号。但在中国没能持续多久,随着楼市升温,地名很快不够用了。房地产商们以“花园”为起点,开一代想象力之先河,随后是文雅的“苑”、“城”等。 但人们彼此心知肚明:并没有多少小区能够称得上“花园”。比如杭州市住宅地区《大型建筑物名称管理办法》对“花园”的定义: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绿化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40%以上、集中休闲绿地面积不得少于2000平方米。符合这个标准的小区寥寥无几。 绿城·春江花月——乐府吴声《春江花月夜》; 对了,中国文化中那些象征尊贵或祥瑞的动物也没能幸免于难: 此花园非彼花园 西房·锦绣江南——乾隆“慈孝天下无双里,锦绣江南第一乡”;
至于金隅·糖+、甲方乙方 、威凯星期八、飘 HOME 恋曲,自由自宅,格力 HQ 玲珑,上城 uptown,非常宿舍,银色星座,银城·宝船听涛.......是后来的事了,更不必说散落全国各地的“童话时光”、“幸福时光”、“巴黎时光”、“花漾时光”等时间碎片。 假装在欧洲 金城·迦南公寓——据圣经记载,迦南是一块流着奶和蜜的土地; 如果说古代文人是为了追求志趣,那么当代人的“山水”情节更多是一种选择权的优越感,就像过去的官员、富人,能够用权力在环境、空间上开拓更多资源。旧时官员富人的住宅多为“府” 、“公馆” 结尾,所以催生出一大片遍布全国却住着板楼的“芝麻官”。 深宫大院 戈雅·卡斯提亚——卡斯提亚语即西班牙语,即一个西班牙风格的洋房 在住宅地命名这件事上,国内与国外曾有同一个起点:XX 街 XX 号。随着人口密度变大,楼房拔地而起,地产商们开始把地名与功能区融合起来,比如“XX House/Apartments”,再如朝阳园、中田路小区、珠江公寓等。 罗托鲁拉小镇——罗托鲁拉是新西兰的一个小镇。 不过至于“春天里”就用力过猛了,“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葬在______。”不禁令人怀疑横线处的建筑功能。 “高级版”山水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