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楼市由高速发展转入平稳发展阶段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08-04 14:13
lols3世界总决赛直播 面包大王国语 原纱央莉百度影音 小罗影院 性瘾日记百度影音 轩辕剑快乐大本营 新金瓶高清完整版百度影音龚玥菲 凶鬼恶灵第二季 碟名网 龙猫国语版百度影音 天龙八部黄日华版百度影音 爱情悠悠药草香百度影音 大秦帝国第二部小说

  文/本报特约撰稿 李宏

  近期,我国楼市正悄然变化,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楼价大幅度下降促销。公众议论纷纷:房价下降是政策打压的结果吗?楼市“拐点”终于来了吗?房产业已是夕阳产业了吗?

  笔者日前就此向中国房地产协会副秘书长王平请教。王平认为,这些年来,中央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房地产政策,都是旨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房价自然也会调整,房价合理回归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看,对比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发展历程,我们现阶段只相当于他们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水平,我国的房地产才刚刚起步,房价再怎么调整,房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未来房地产业发展的趋势是需求决定论,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是市场的宠儿。王平特别强调,房地产业最广阔的市场在农村。

  笔者同意王平的观点。在没有出台新的房产调控政策的情况下,据统计,2014年1-5月,全国住宅销售面积为319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住宅销售金额为197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全国大部地区房价首次自主性回落。这种状况,实乃综合因素使然,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增速减缓、房产供求关系逆转、房价已经处于不符客观规律的高位、城镇化方式由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转变以及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等因素。

  特别是上述供求关系逆转中,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行分析,1999-2013年全国住宅竣工面积为224亿平方米。按常住城镇人口计算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4.7平方米,按户籍人口计算约为36平方米,仅城镇新建住宅面积就已经超出全国城镇人均住宅面积,存在结构性过剩。由此看来,全国房价总体上不降才怪。

  笔者认为,从全国特别是一线城市来看,过去的房价已经处于非理性的高位,甚至高于发达国家国际大都市的水平,极度透支了平头百姓的支付能力。而作为发展中国家,这种畸形状况更对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有着巨大的隐忧,因而不可能持久。所以,对房价降价的科学表述应为合理回归,意味着中国楼市由高速发展转入平稳发展阶段。

  从整体经济发展看,正向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房价理性调整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它必将打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合理物价结构的形成,有利于遏制对房地产的投资投机行为,有利于刚需族终于圆了自己的住房梦。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建议政府继续坚持房地产供求关系依靠自主调整,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探索多种住房供应模式;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用地市场,逐步形成有效有序的土地市场,特别为开辟农村房地产提供政策扶持。

  总之,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价再调也是朝阳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在中央的正确决策下,只要按照经济规律科学运行,房地产业必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