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 【】 【】 房地产市场正趋理性2014-08-04 19:57 | | 分享到: 作者:来源:国际金融报
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可是,在中央政府出台的“微调”政策中,并不包括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 房地产市场是一个统称,它既包括投资市场,也包括消费市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把房地产市场看作是一个整体,根本原因就在于,房地产投资市场和房地产消费市场之间可以进行转换。如果房地产市场投资性需求过于强烈,少数人囤积多套住房,那么,投资性市场转化为消费性市场就会遇到麻烦。中央政府之所以考虑征收房产税,就是希望那些房地产投资者不要囤积居奇,通过增加商品房的流通量,缓解市场需求的压力。换句话说,中央政府实际上是想要利用税收杠杆,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问题。如果现有的存量商品房释放出来,那么,不仅可以平抑房地产市场价格,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减轻政府社会保障性住房供应压力。 房地产市场库存数量的增加,使得中央政府在房地产宏观调控方面显得更加从容。即使出于市场赢利考虑,房地产开发商也会主动寻求市场可以接受的价格,以确保自己资金占压的财务费用不会越来越大。中央政府之所以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以静制动”的态度,是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到了转折时期。房地产开发商暴利时代不复存在,而地方政府经过大规模的拆迁改造之后,也在积极地消化长期积累的问题。一些城市之所以放宽外地人购房的限制,是为了尽快消化库存,从而减少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压力。随着城市房屋征收拆迁成本增加,地方政府会寻找更为稳妥的发展模式。 中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仍然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只不过,中国未来的房地产市场将会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房地产市场。商品房作为投资商品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今天,商品房的保值功能仍然存在。只不过考虑到交易成本以及可能出现的房产税,商品房投资者应当更加谨慎地评估可能出现的商业风险。房地产市场商业风险可能比不上股票市场风险,但是,如果进行短线操作,那么,仍然有可能得不偿失。现在北京、上海和武汉等一些城市房地产投资者持观望的态度,他们期盼房地产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从而使自己手中的商品房获得更高的销售利润。可以肯定的是,这种长线持有的投资方式,有可能会导致血本无归。其中的道理非常简单,商品房不仅存在自然损耗的问题,同时还面临城市规划修改的风险。如果政府修改城市规划,进行房屋拆迁,那么,除了获得补偿费用之外,不可能有更高的利润期待。对于那些从事商品房投机交易的经营者来说,中央政府的冷静处置,恰恰是最明显的信号。如果等待中央政府为了拉动经济的增长,而进一步放松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促使房地产市场价格迅速上涨,那么,很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白了,中央政府根本没有打算通过放松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提高房地产市场的销售价格而刺激经济的增长。房地产市场正在回归理性,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和消费规律正在逐渐地显现出来。持观望态度的房地产投资者,应当意识到中国未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大趋势,千万不可错失良机,让囤积的商品房砸在自己的手里。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