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继铭:房地产行业面临很大阻力 大城市房价更抗跌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4-08-06 10:32
松本kaede www.ting186.com chen人电影7k47 小川阿佐美pgd606 蜒组词 肥城六中吧 城隍爷阴阳判 色遍天下txt新浪 pixxx鹏哥的爱 盂县苏建武 bjsj北京时间 混在日本娱乐圈 暄组词 人妻妊娠曲 不解风情眉如黛 翟塘峡口冷烟低 女儿当自强疯丢子 一天到晚只想着你音译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结构转型的旅程,政府和市场都已经意识到变革的迫切性,中国正在从一个投资导向型大国转向消费导向型大国,在转型过程当中会有什么样的机会和挑战?各地纷纷采取松绑限购政策,能否促进楼市回暖?城镇又化能否化解房产走弱?本期《财富观察》我们邀请到了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首席投资策略师哈继铭,与哈继铭一起探讨当前经济中的热点话题。

哈继铭:微刺激显效中国经济增长风险犹存

记者:为提振经济,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内的微刺激政策,您认为刺激效果是否明显?

哈继铭:我认为,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企稳对稳定市场及投资者的信心起到了正面作用,市场情绪已较一季度明显改善。但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风险犹存。

消费这一首驾马车未明显响应短期政策激励,且中国消费结构正在逐步升级。对比过去平均15%的消费增长速度,当前国内消费增长率在经济趋缓和反腐行动加大的双重作用下,名义消费增长率为12%,而实际增长率仅为10%。但是电子行业的强势抗跌代表着中国消费正在不断升级,从基础消费转变为先进产品消费。

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二驾马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稳定增长弥补了制造业和房地产的投资水平,带来二季度投资增速达到17.5%。虽然短期投资保持良好增速,未来投资仍可能会遇到经济增长的阻力。楼市销售是未来经济表现的先导因素,约在提前5个月的经济数据中体现,目前楼市销售放缓,因此可预计未来投资表现疲软。改革红利成为提振经济增长最为迫切的政策,但是该政策的获取并非简单易行。

货币政策方面,如果经济出现进一步下滑风险,央行可能还会推出短期流动性支持政策,来保证7.5%的增速水平。不过目前来看,没有全面降准的必要性,因为此前两次的定向降准已使得货币反弹,且社会融资增长也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哈继铭:中国经济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债务偿还压力大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中国经济,您认为会存在哪些挑战和机遇?

哈继铭:人口红利在将来将会消失,我们就需要改革红利,我们对于改革红利的需求比以往都要更加迫切。中国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我觉得有一些的挑战是值得我们关注,第一,投资在GDP中占比过高。我们的投资占到GDP的比率大概是48%左右,这一比率是导致中国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如何去解决将是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第二个挑战就是快速增长的债务,整体的债务包括企业、政府,还有个人的房贷,在08年占到150%,现在占到GDP的229%,债务迅速增长,特别是利率比较低比较理想的时候债务也是快速增长,比如中国GDP的增长在过去几年依然保持在10%左右,实际的利率是0%,在经济比较好的年份,像PPI也是在增长,大概5%-6%的情况。所以大家都觉得我应该借钱,借贷的增长非常快,他们没有看到还有现在这两个变量发生这样的变化,比如现在的利率是更高了PPI是负的,所以实际的利率是8%,GDP的增长小于8%,所以对于我们的债务偿还也会带来很大压力。

哈继铭:房地产行业面临非常大的阻力

记者:您怎么看待当前房地产调整?各地纷纷采取松绑限购政策,您认为能否促进楼市回暖?

哈继铭:中国的房地产行业面临非常大的阻力,在中国进入老龄化之前有很多婴儿潮这一段时间的人,他们在工作买房,有能力和有钱买房,愿意买房因为他们有需求,觉得房产增值或者保持储蓄的非常好的手段,他们认为银行的利率太低,所以不能把所有钱放在银行里面,又不能去海外投资,因为中国有海外投资限制,所以他们只能在房地产投资。他们一套房、两套房不停买下去,但是这些人开始退休了,他们不会再买房了,因为他们首先没有收入,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他们,第二他们愿意把房子卖出去,因为他们拿到现金让他们退休以后的生活过的更好一点,所以说在2015年之前有很多人愿意买房,但是在2015年之后有更多人卖房。

美国在二战之后,房地产的投资是占到了GDP的4%,不过,再后来最高峰时候2006年也只有2.5%,中国现在占到GDP8.5%,商业投资占到10%以上,所以说我们在住宅方面的投资将来肯定是要下降的。

哈继铭:城镇化短期内暂时难以化解房地产走弱

记者: 近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公之于众,推进人的城镇化重要的环节在户籍制度,您认为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是否有利于化解房地产走弱?

哈继铭:城镇化很重要的内容是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享受同样的福利,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但这种公共服务是需要财政上的支持的,谁来买这个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看到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户籍制度逐渐的放开,逐渐取消,当然,根据城市规模不同,其要求也不同,大城市还是严格限制人口的。但是,这是迈出了很重要的第一步。不过,也要很现实的来考虑,一个农民工,把他从农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享受同样服务的城里人,需要多少的财政支出。

根据去年社科院的研究,平均来看,一个农民工需要在他身上投入13万人民币才能使他真正成为城里人。现在已经有2.6亿已经进城但尚未获得城镇户籍的农民工,按照这个来算,需要34万亿人民币的投入,而我们去年的GDP是56万亿,这样算,代价是很大的。城镇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老龄化与城镇化的关系来看,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城镇化的速度会受到影响,这两个不是独立的,而是相关的。

现在房地产市场,从供求关系来看,供应链是比较大的,占地面积48亿平方米,如果按照目前城镇化进程,够8年消化。库存与销售的比例在很多城市,也是明显上升的。

而且,我们看到户籍制度改革,城镇化政策更多倾向于中小城市,而恰恰是中小城市,这几年来,房地产是供大于求,问题是人们愿不愿意去中小城市落户。城镇化,大家都奔着就业机会去,奔着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去,中小城市在这方面显然不如大城市,大家更愿意去大城市,而大城市人口又要严格的加以控制,所以产生了一对矛盾,城镇化政策引导与市场内在变化是不完全一致的。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谁来买单的问题,一个农民工需要13万的投入才能成为城里人。因此, 城镇化短期内暂时难以化解房地产走弱。

哈继铭:大城市房价比较稳定和抗跌

记者:上海等一线城市房价会不会下跌?哈教授是不是去年卖掉了您在北京的公寓房,而上海房子留着,主要是因为刚性需求吗?

哈继铭:我个人的经验不能代表市场,不能代表其他人,当时我需要钱,我需要现金才能养活家庭,在任何一个大国里面,房价的移动都不会是一样的,即使在美国当房价还是下跌的时候,纽约卡哈吨在房价依然抗跌,佛罗里达也不会抗跌。

本篇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