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化解房地产库存”再次出现在会议的决策表述中。而与以往最高决策层只提出政策目标及总体方向不同,在本次会议中,决策层给出了较为具体而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即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去库存方案。 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为2016年的经济政策明确方向,因此2016年的楼市政策也将比较明确,一方面二三线城市围绕新市民的落户、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政策会集中出现,另一方面,与供给端相关的财税政策也会尽快落实。 继刚需购房者、改善性需求购房者之后,农民工已成为中央决策层眼中“能够支持住房消费”的庞大购房群体。 根据目前全国楼市的情况,去库存政策手段将主要在二三线城市实施,因此,为避免调控政策再次演变为对楼市的大规模刺激,未来的楼市政策将侧重于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手段。从这一角度来说,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将成为最佳群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农民工调查报告的公开数据,2014年外出农民工购房人口占总体人口的1%。而从就业地看,目前1.7亿外出农民工69.1%在地级及以下城镇就业。 而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的计算,按照未来5年1亿人城镇化计算,如果70%的家庭人口在城镇购房(人均33.3平方米),每年以农民工为主体的购房需求可达4.6亿平方米,未来5年总共23.1亿平方米,这无疑是一个天量的购房需求。 从目前来看,若要消化现有的大量库存,必须要启动一个新的购房群体,以往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在多轮政策刺激下已经大量释放,不足以支撑目前去库存的需求。而由农民工转化的“新市民”则是此前很少触碰的群体,而且目前库存量最大的三四线城市也正是这一群体的主要臵业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