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东城重申坚决禁止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中组织任何形式的考试、测试和面试选拔学生,严禁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作为入学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东城今年首提严禁初中校违规在小学非毕业年级提前招生。 西城区 持工作居住证“幼升小”全区分配入学 对比2015年的入学政策发现,今年西城区幼升小和小升初都更加严格。其中,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入学条件中,都不再仅看户籍,而是强调要“实际居住地在西城”。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西城区正式将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非京籍适龄儿童列入“随机分配入学”,将根据学校学位情况,在全区范围内分配入学。 >>要求实际居住在西城区 对比去年,今年西城区入学政策的最大变化就在于更加强调了“实际居住地在西城”。在幼升小方面,去年,户籍在西城区的适龄儿童均可申请入小学,但今年调整为“实际居住在西城区的西城区居民户籍适龄儿童”。 在小升初方面,不管是有本市户籍但非西城区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还是有西城户籍的非本市小学六年级应届毕业生,都要求“实际居住在西城”。 >>幼升小 持工作居住证全区分配 在入学方式上,西城区幼升小主要有寄宿学校入学、登记入学、政策保障入学、随机分配入学、民办学校入学5种。其中,“随机分配入学”替代了去年的“非本市户籍入学”,但范围有所扩大,涵盖了三类适龄儿童。与去年相比,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适龄儿童正式被纳入到随机分配入学这一入学方式下,将根据学位情况,在全区范围内分配入学。 同样被列入随机分配入学的还有集体户籍的适龄儿童和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但两者的入学程序不同,集体户籍的适龄儿童,经西城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以集体户籍所在地为依据,根据学位情况,在学区及相邻学区范围内分配入学。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则需要先取得《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在西城区借读批准书》,然后根据学校学位情况,在全区范围内分配入学。 >>小升初 新增“就近登记入学” 今年,西城区小升初的入学方式共有9种,新增了“就近登记入学”,包括九年一贯制直升入学、小学对口直升入学、有条件派位入学、特长生入学、特色校入学、政策保障入学、就近登记入学、学区派位入学、民办学校入学。 根据意见解释,新增“就近登记入学”具体指的是,符合西城区初中入学条件的应届小学毕业生,可在学区内选择一所具有登记入学资格的一般公办初中申请登记入学。申请人数低于普通初中招生计划数的,直接登记入学。申请人数高于初中招生计划的,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入学。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今年西城的小升初入学方式中,去年的“推荐派位”变成了“有条件派位”,取得有条件派位资格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在网上填报志愿后,按随机派位的方式录取。 意见要求,西城区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使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统一的学龄人口信息采集系统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将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途径和方式全程记录。 海淀区 幼升小实行“一房六年一学位” 今年海淀区入学人口达到2.9万,与小学毕业生2万人相比,学位缺口近9000人。今年,海淀区正式实行房产“六年一学位”政策。 >>幼升小 不比对2016年前入学记录 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海淀区教育系统新闻发言人乔键介绍,在小学入学政策方面,今年起实施“六年一学位”政策,即自2016年起,海淀区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管理,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对于同一产权房(含同一农民个人房)地址,如果去年已有一名适龄儿童入学,今年现任业主的孩子用这一地址申请入学是否会受到影响?海淀区教委明确表示,不会受到影响。海淀区教委表示,今年对适龄儿童入学地址进行记录,但不会与2016年以前的入学记录进行比对。“从2016年起开始登记,2017年与2016年比对,2018年与前两年比对……以此类推。” 非京籍审核增加线上初审 对于非京籍学生入学问题,海淀区教委表示,进一步完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在海淀区接受义务教育证明证件材料审核细则及审核流程。 在审核流程上,2016年海淀区增加了线上初审,由海淀公安分局、区人力社保局对申请人的在京暂住证、社保证明信息进行网上初审。审核结果将以短信形式告知申请人上网查询。 据悉,非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因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工作或者居住,需要在海淀区接受小学教育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需提供“五证”,即在京暂住证、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在京务工就业证明、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 其中,“在京暂住证”补充审核条件“凡暂住证从外区迁入我区的,迁入日期须在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在“社保”的审核标准上,申请人须在2016年3月1日(不含)之前办理了北京市社会保险参保手续;2016年3月至5月之间按月正常连续参保和缴费;2016年3月至5月期间的社会保险缴费记录有补缴现象的不予通过。 持工作居住证将给予照顾 今年,海淀在完善适龄儿童入学办法中,按照市教委要求,对华侨、港澳同胞、外籍华人子女,对持有《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对海淀区单位集体户口的人员子女小学入学的管理进一步规范,海淀区表示按相关规定,在同等条件下给予照顾。 此外,凡属海淀区及以上人民政府人才引进计划的海归人员、各类引进人才等人员的子女入学,按相关规定,由区教委协调解决。驻区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举办的子弟学校,其主办单位的职工子女可按单位与学校商定的条件进入学校学习。 >>小升初 特长生比去年少招600余人 2016年海淀区的初中入学政策按照市教委统一要求,基本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初中入学方式包括第一次派位、特长生招生、寄宿学校招生、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民办学校招生和第二次派位等途径。今年,海淀区继续压缩特长生比例,全区招收特长生比例控制在初中招生总人数的5%以内,单个学校特长生招生计划控制在本校招生总计划的10%以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