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贬值预期下 中资企业海外发债热情不减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6-12-12 11:58
site::70qq.cn mydhc n0470 n0642 n0649 n7n9最新消息 nadia fazlini nba最前线20130530 ngks-022 olepr032.dll

  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原因称,一方面是部分中资企业有强烈的跨境投资并购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政策的鼓励。

  《财经》记者韩笑/文 袁满/编辑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近6%。面对人民币贬值压力,很多中资企业选择提前偿还美元债。但是数据显示,今年中资企业离岸债券的发行规模和数量仍有所上升,其中仍以美元债为主。

  根据全球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中资企业离岸债券发行规模达到1176.72亿美元,离岸债券发行数量为224支。其中美元债的规模为1059.19亿美元,发行数量189支。不论是发行规模还是数量,均已超过2015年全年。

  标普全球评级企业董事总经理李国宜对《财经》记者表示:“中资企业看中海外市场融资非常灵活,很短时间就可以融到一大笔钱,但主要风险就是监管部门的政策变化。”他认为,近期中资企业对待海外发债的态度有所分化,一方面,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部分中资企业利用年初国内公司债市场开放,通过借内还外的方式将外债比例降下来。另一方面,最近资本管制逐步收紧,使有些企业判断未来的管制措施会更加严厉,所以近期抢先到海外发债融资。

  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之下,为什么中资企业仍然热衷海外发债?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分析原因称,一方面是部分中资企业有强烈的跨境投资并购需求,另一方面则来自政策的鼓励。2015年9月,国家发改委取消了企业发行外债的额度审批,开始实行备案登记制管理。随后今年6月,在四个自贸区所在的6省市和21家企业开展外债规模管理改革试点,鼓励企业境内母公司直接发行外债,并根据实际需要回流境内结汇使用。

  有市场观点认为,去年下半年以来,在资本流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政府放宽资本流入的限制,增加资本流入可以抵消一部分资本流出压力,减少外汇供求的不平衡,进而降低央行干预市场的压力。

  此前在离岸债券市场发债较多的国内房地产企业已经转向在国内债券市场融资,目前在海外发债的则是以国企和城投公司为主。国企在海外发债主要用于其在境外的投资,而城投公司则是将海外融到的资金结汇到国内使用。

  穆迪大中华区信用研究分析主管钟汶权告诉《财经》记者:“房地产企业减少在离岸市场发债,再加上国内的很多机构在人民币贬值预期下去海外寻找投资机会,城投公司就看准这个机会到海外发债降低融资成本。”部分投机级的城投公司美元债也可以拿到5.5%-6%的发行利率。而且,地方政府非常支持城投公司“出海”融资,因为这样可以提升地方城市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知名度。

  据穆迪公共项目和基建融资部副董事总经理曾慧思透露,到今年11月底已有30多家城投公司在境外发债,规模在100亿美元左右。进入12月,常德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镇江交通产业集团等城投公司相继发行美元债,均为3年期限,金额2-3亿美元不等。随着城投公司境外发债的数量增多,发行主体的行政级别有所下沉,已出现县级城投公司发行美元债的案例。

  李国宜也指出,中资企业离岸债券的投资者大部分是来自国内的银行、券商、基金等机构,特别是城投公司的债券80%以上都是国内的投资者。据《财经》记者了解,在去年“811”汇改后,国内商业银行的外币理财规模出现激增,其中美元理财绝大部分都配置到中资美元债市场中。

  “海外的保险公司、信托基金等长线投资者都比较审慎,虽然有买但是数量比较少,而且集中在声誉比较好的、大城市的城投公司,比如北京、广州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城投公司”,李国宜说。

  在分析人士看来,城投公司自身缺乏造血能力,其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支持的意愿和能力。而应对境外发债的汇率风险,城投公司最有可能的办法还是依赖再融资接续。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