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2个国家和地区的7020家境外企业进行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9619.3亿元人民币。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跨境并购最大收购国。 不过,进入2016年第四季度,“中企海外并购放缓”、“海外并购遭遇瓶颈”等声音响起。业内人士直言,当前跨境并购已经陷入中国历史上最难时期。市场的下一步走向值得关注。 一方面,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预期增加,监管部门对对外投资和外汇流动监管执法力度加强。另一方面,放眼全球,随着欧洲及北美政治格局动荡,反全球化浪潮兴起。在中金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周雷看来,2016年中国企业参与海外并购,主要是追求“三率”即汇率、利率与公司市盈率。 海外并购步伐放缓 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1952起,其中境内并购1806起,涉及总金额12570亿元,平均并购金额达6.44亿元;前三季度中国跨境并购总额1739亿美元,同比增68%。 不过,进入2016第四季度,跨境并购内外环境都面临急速变化。国内方面,随着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压力预期高涨,外汇局针对对外直接投资合规性、真实性审核的监管力度空前加强。 本月初,外汇局发布了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就当前对外投资形势下中国相关部门将加强对外投资监管答记者问》表示,“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领域都成为监管部门密切关注的投资对象。此外,将密切关注大额非主业投资;有限合伙企业对外投资;快设快出;母小子大几类投资。 “在整个快速发展过程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也夹杂了一些短期行为或者投机行为,这些如果不把握好,可能会带来更大风险。”在2016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并购高峰论坛上,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指出。 国外方面,随着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反全球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带来了很大的政治隐患。 霍建国认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企业海外投资兼并面临的风险是多方面的,企业要关注并学会把握和驾驭国际经济形势,同时要制定完整的投资计划,全面了解投资目的国的政治、法律、经济状况,并对这些发展有一个准确的判断,以避免大规模投资后形势逆转带来的严重损失。 民生银行(600016,股吧)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毓认为,目前海外动荡可能会延缓并购进程,但企业发展客观上需要跨境并购。 杨毓说:“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几次大的并购潮也是经济处于相对低迷、需要重整的关键时刻出现的。中国跟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现在整体经济增速下行压力较大,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跨境并购)时机。” 企业出海追求“三率” 在2016中国并购合作联盟并购高峰论坛上,中金公司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并购业务执行负责人周雷认为,当前国内融资政策和环境为中国企业出境并购提供了难得的市场机遇。 “我们总结为三‘率’。”周雷称。第一是汇率,第二是利率,当前国内宽松的利率环境以及便利的融资手段,加上大型商业银行的助力,使得企业能够拿更多钱、用更低的成本去海外并购;第三是市盈率。“A股公司现在的市盈率动辄就四五十倍,远高于国外公司估值。”他表示,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海外公司有很多低价优质标的寻求出售,给中国企业出境收购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经将并购业务视为银行转型的突破口。记者从民生银行了解到,该行正在打造为企业提供包括并购顾问、并购贷款/并购银团、夹层融资(含信托等)、可转债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并购财团等多种融资安排,打包解决企业整合过程中自有资金不足及融资问题。 “商业银行除了继续加强支持传统并购融资领域,还应利用在资金、信息、行业等各个方面的优势,在并购整合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商业银行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并购整合中的角色,发挥在资金、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优势,以融资安排为抓手,开创原创性的并购交易,实现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有机结合。” 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杨毓称。 北京加华伟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宋向前指出,大多数海外并购的资金愿意追捧高风险的行业。但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我们跨境并购的经验和投资银行业务能力,还没有到进行国际复杂交易的程度,反而忽视了消费服务领域的并购机会。他指出,应该从产业整合的高度进行并购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消费服务领域内进行投资的过程中,从核心产业布局,从产融深化的维度出发,通过并购投资,实现核心行业从自由分散式竞争到垄断获利的转变,获得长期资本长期稳定得高收益。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中企海外并购难度加大 企业出海追求“三率”》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你可能会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