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说,与国际大型保险公司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在不动产的配比依然较低,这可能会驱动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在不动产领域,以追求持续稳定的收益。 事实上,中国保险机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变得越来越重。不仅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险企第一梯队出海置业,包括安邦保险、阳光保险等实力险企在海外不动产的投资手笔也让国外机构感到震惊。其中,安邦保险今年已经宣布收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酒店及度假村资产。 在他看来,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些因素,“人民币进入缓慢贬值通道、国内缺乏具有永久业权并且收益稳定的可投物业,成为这一波险资出海潮的大背景”。 统计数据显示,保险企业成为中国在境外进行房地产投资的最主要投资群体,在去年占比超过6成,今年一季度占比已经达到8成。这主要得益于保监会在几年前放松了保险企业在境外投资的限制,给了保险企业通往国外的窗口,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更多的保险资金将资产配置在海外。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投向境外地产业务的中国资金已经达到95亿美元,占到整个亚太地区投向其他区域地产物业的近三分之二。去年同期,中国的资金规模仅为45亿美元左右,占比不到四分之一。这些数据不包括实体公司层面的并购业务,统计的标的为250万美元以上的交易。
近日,第一太平戴维斯发布市场研究报告指出,在遭遇国内商用物业收益水平放缓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加剧之际,中国投资者开启了海外地产的投资热潮。从大型保险企业到中小投资者,他们的购买热情推动今年一季度中国在境外的地产投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一倍。 第一太平戴维斯北京公司投资部的助理董事王尧介绍说,中国客户从最初的主权财富基金快速发展到如今覆盖各个类型的投资者,保险企业、银行、财富管理公司、中小民营企业等投资者这几年对外投资热情逐渐高涨。 王尧同时还是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区负责跨境交易的负责人,据他介绍,近两年来中国险资投资海外地产成为一种新常态。据第一太平戴维斯提供的数据,险资外流的趋势已经从2011年年底开始持续到现在。截至今年一季度,约有148亿美金从亚太流到其他除亚太以外的地区,而流入到亚太地区的资本仅为21亿,资金明显呈现净流出状态。在这其中,大概有64%资金来自于中国,高于去年同期22%的比例。 此外,还包括来自于政策层面的鼓励。例如2012年年底保监会出台的中国保险公司境外投资办法,其实是给绝大部分的险资开出了通往国外的窗口,这样就是鼓励更多的险资把他的资产配置在海外。2012年以来,支持险资“走出去”的政策不断加码,保险资金海外投资空间打开,与境外机构的合作也在加深。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从国际上来看,排名前列的国际保险企业大概有10%-15%的资产配置在不动产上,而国内的保险企业去年的这个数字仅仅是2.3%。从安全性角度而言,国内的保险企业将会与国际同行看齐,将不动产配比从当前的水平提高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