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地产繁荣背后的隐忧(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6-01 11:44
ipeson新风系统 新知网vip265 邪皇无悔 总裁的专宠床奴 简翡儿 欲火青春 668卡盟 七上九下 猴王智库 废柴庶女逆九天

政策刺激带来的房地产和金融繁荣都难以持久。1986年美国取消了对地产投资的税收优惠。由于前期的房地产投资过热,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政策突然转向导致房价增幅持续缩窄。房地产贷款拖欠率上升,大量违约出现最终导致了美国储贷危机的发生,很多存款机构倒闭。

如果从近三年的平均增速来看,私募基金规模年化增速高达130%,基金子公司专户123%,基金公司专户74%,券商资管51%,均在50%以上。基金公司公募规模增速45%,信托业23%,保险20%,增速也都远远高于GDP增速和M2增速。尽管银行业近三年年化资产增速仅15%,但基金子公司专户、基金专户、券商资管规模的高增长很大程度上是承接了与银行业相关的业务,反映的还是银行业的高增长。

  

  

3、地产和金融盘根错节

  

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上市公司一半以上的利润来自于金融业。目前我国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利润占全部上市公司总利润的比重达到57%,而在金融更发达的美国这一比重也仅在45%。分机构来看,仅仅银行业上市公司利润的占比就达到了46%,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仍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

正文:

责任编辑:

繁荣过度,物极必反?——金融、地产繁荣背后的隐忧(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阅读 ()

其次,从贷款和债券发行情况来看,房地产和金融业关系也非常紧密。除了房地产、建筑业、居民购房的贷款,如果我们将金融业、采矿业、金属冶炼加工、非金属矿制造等与地产高度相关行业的贷款也计算在内的话,占比将达到34%。信用债发行方面,金融和地产相关行业占总信用债存量的比重高达69%,剔除金融债以后,房地产相关行业发行的信用债存量占非金融信用债总量的比重也有近50%。可见,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主要服务于房地产行业。

投机的疯狂总有落幕的一天。面对持续增长的资产泡沫,日本央行从1989年开始连续加息,政策利率从2.5%上调至6.0%。同时,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对土地金融进行总量控制,从而遏制了流入地产的资金源头。日本政策刺破地产泡沫导致房价断崖式下跌,同时以房地产作为抵押进行融资活动的企业和个人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银行不良贷款爆发式增长,日本因此陷入了停滞的20年。

最近两年最让大家津津乐道的莫过于房价了,从去年底开始又增加了一个话题,金融去杠杆!这两者之间有何联系?当前房地产、金融业的体量和对经济影响究竟有多大?背后蕴含哪些风险?未来又将如何走?

繁华落尽归何处?与美国和日本的情况很类似,当前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历史最高水平,从短期增速来看,中国金融、地产扩张进度也快于美、日危机前的水平。自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收紧,地产销售增速从高点时的56%逐步下降至不足10%。而房地产销售增速要领先投资端6个月左右,所以不管房价调整与否,未来地产投资增速大概率会下降,经济下行压力会逐步凸显。而金融去杠杆带来的各种利率中枢的抬升,势必会加速房地产市场调整和经济下行。短期来看,稳增长压力较小,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预计不会放松。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逐步体现,未来政策可能遇到两难选择。长痛还是短痛,我们拭目以待!

如果考虑到间接效应,房地产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大得多。我们将第三产业中的房地产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定义为广义的房地产行业,在GDP中直接占比达到13%。通过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得到,广义房地产行业的GDP每增加1单位,将带动其它行业的GDP增加1.6单位,如果据此计算的话,我国1/3的经济与房地产有关。根据我们的测算,2016年6.7%的GDP增长中有2.4个百分点是由广义房地产行业拉动起来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6%,而2015年贡献率仅为25%。所以说2016年的GDP增长靠地产和基建并不夸张。

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金融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05年时不足5%,但截至16年底,这一比重达到了8.4%。而美国和日本这一比值的历史高位分别在7.7%和8.5%,也就是说我国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服务的是全球客户,而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本土市场,相比之下,我国金融业规模已经过于庞大。

  

与美国和日本当时的情况很类似,中国地产和金融行业“携手并进”,在短时间内铸就了繁荣。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主导的金融自由化推动金融业快速扩张,尤其是中小银行利用同业存单、理财等工具实现规模增长,同时金融业风险偏好大幅提升,资金大批量流向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居民、企业加杠杆投资房地产,导致房价短期内迅速飙升,地产相关行业规模膨胀。当前中国金融业增加值占比已经远远超过美国历史最高水平,从短期增速来看,中国金融、地产扩张进度也快于美、日危机前的水平。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