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论坛I:聚焦中国企业国际化业务拓展及海外资产配置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07-04 11:57
隐藏优惠券怎么领取koumen.net 重生奥特曼之逍遥杰顿 70qq.cn 波霸钓手 重生烽火岁月 tc58.net 重生洪荒之盘古同源

  和讯网消息2017年7月2日,由财经中国会与源新文化(300336,股吧)联合主办的“使命·未来——2017中国家族传承创新峰会”在青岛隆重召开,和讯网全程播报。

  圆桌论坛I:聚焦中国企业国际化业务拓展及海外资产配置

  论坛主持:孙旭东源坤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论坛嘉宾:周德文著名经济学家

  时今强链家地产海外事业部总经理

  徐东亨瑞集团、兆瑞资高级副总裁

  张霖青岛泽灵文化董事长

  张毅锦天城(青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律师

  王祎元坤裕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经理

  孙旭东:头回当论坛的主持人,不可避免有点紧张。到了这个时间了,我们效率节奏可能会更高一点,因为大家能看到,在座所有人几乎都是以实业界为主的。

  因为今天我想用一个非主持的方式,如果让大家挨个介绍的时候,大家可能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谦虚,所以我们换一种方式,我来点名、我来介绍,他们呈现自己的观点。首先一位是我们实业圈里资深的专家来为我们开题。这位专家是链家集团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很有名的了。目前他们在海外的合作,都是由时今强时总做的,我们想听听在实操方面,整个海外资产,包括国际化业务拓展方面,我们可能会遭遇什么?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社会上有很多的防火墙,包括境内境外的,这些防火墙,我们一头撞到墙上之前,请你告诉我们一下,我们可能遭遇的事情。有请时总。

  时今强:感谢主办方给我们这个机会来进行交流。简单说一下链家海外,我们是2015年3月份成立到现在大概是两年多一点。目前来讲,在北上广深大概有120多人的团队,可以帮助我们国内的客户在10个国家做海外置业,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为什么有一个简单的介绍?这对我下面讲的有一个比较好的铺垫。我们知道国人在海外置业或做资产配置,一定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是初级阶段,试水阶段,买海外民宅为主,包括新房、二手房。第二个阶段,有了一定资产之后,一定会晋升到下一个阶段,就是买商业地产。一般是200万、300万美金以上为起点。到了全球资产配置第三个阶段,就会达到资产证券化,包括或不限于境外资金等有资产作为依托的证券投资服务,目的和主要达到的功能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资产在全球上有更好的配置。

  刚才主持人问的问题特别好,会有什么样的风险,在这三个阶段当中,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可能无穷的风险,比如说第一个阶段买房子,会有资金潜在交割的风险,会有比如最后房产没有办法及时交付的风险,开发商跑路的风险、烂尾楼的风险等等。第二个阶段,专业度的风险。第三个阶段,在全球这种资产配置,达到资产证券化的状态,更需要有一个专业的投顾帮你筛选。所以我们简单来说在三个阶段都会有无穷的风险,但是我们从来都认为,就打个比方说,我心脏不舒服,我没有必要知道心脏怎么构成的,怎么做手术,我只需要知道一个合作伙伴,我知道北京中外友好医院心脏手术最棒,我找到他就好。所以在三个阶段,找到最好的机构帮助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一个简单的思路。

  孙旭东:徐总是亨瑞集团、兆瑞资本的高级副总裁。兆瑞资本在美国已经达到35亿美金,整个规模不算小。我想请徐总谈一谈,您在美国也好,在其它国家也有投资,50多个涉外的投资机构。在实际投资过程中,在业务拓展方面,还有整个投资的发展方面,遇到过哪些痛点?是如何解决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徐东:我简单介绍一下亨瑞集团的情况。亨瑞集团是1992年创立,主要在美国做地产开发与投资,包括下面有集团下的兆瑞资本,目前已经做了70多个地产开发项目,投了30亿美元,目前资产管理规模200亿。在发展过程中,也跟国内的地产企业合作,走到海外去,特别是北美市场,比如跟国内知名的地产公司像绿地、万达,都有合作。

  刚才主持人提的问题特别好,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拓展市场的时候,比如我们是做地产行业的,我们对这个市场观察、了解和总结得非常多,我们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的教训。我们做这个基本总结,比如说对中国地产企业,无论是大的企业、中型企业,还是越来越多的抱团出海的地产企业,他们在走到海外去拓展市场的时候,往往采用三种模式:一种是自己的团队,比如像绿地和万达,都会用自己国内的海外团队,直接派到美国市场去买地,独立开发,因为他们觉得他们有这个能力,因为在国内他们做得非常成功,他有这个自信,有这个资金实力,也觉得团队非常好,因为他们团队在美国受过教育,英文也说得很好,但是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万达,大家可能也清楚,在洛杉矶的比弗利山庄项目上走了很大的弯路。第二种模式,就是国内企业开发商直接找美国大的地产开发商合作,比如说跟莱纳尔合作,比如万科就是一个例子,王石在美国读书。但是他走的路,实际上万科在美国已经做了很多的项目,但是这些项目里只是扮演一个财务投资者的角色,换句话说在合作过程中,投资比例非常高,但是回收收益非常少。所以这个我们不太认为这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模式,虽然已经参与了很多的地产开发项目,但是自己的团队没有建立起来。第三种模式,就是找比较了解或者懂得美国地产市场的,有经验的企业,比如说像我们亨瑞集团这样的,也有跟我们合作的,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绿地和万达芝加哥的项目。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团队,也了解当地的市场,我们有70多人的员工,大部分核心管理层是美国的白人,他们在美国有20多年的地产开发经验。所以我们无论在地产开发方面,比如说我们投资资金是很优惠的资金,以及在项目的获取方面,包括在规划等等各个方面,我们都会出很中肯的咨询意见。所以这方面我们觉得可能采用第三种方式走出去,可能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式。谢谢大家。

  孙旭东:我们青岛当地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接下来坐的两位姓张先生,恰巧都姓张,来自青岛本土。其中一位是张霖先生,他这个企业是一家国内主创动漫的企业,也是国内动漫和文化企业里面,从一开始坚持走国际化道路的企业,这也是这个产业里很难得的一种成功案例。现在我们请张总介绍一下,您的这个企业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因为最初就开始走,直到现在,是目前国内不多见的,我们觉得走得比较成功、比较顺的案例。您帮我们分析一下,整个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

  张霖:谢谢主办方和主持人,刚才各位都讲到很多问题,但是关于文化企业在海外进行探索,其实探讨得并不多,今天很荣幸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经验。机遇和挑战当中,机遇比较多的,当然挑战也是存在的。泽灵创办至今已经七年的时间,我们一直坚持一个方向,中国的原创,并且是开拓全球市场。在这个理念指导下,我们也建立了国际化的团队,过去七年时间里,我们获得国外十多亿的投资,在未来几年将有很多作品面市。

  我们之前经常提到看美国大片,看看韩剧,这已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娱乐方式,这里的你追我赶,总是缺少中国的面孔。其实我们的文化创意有很大的发展,这里面可以看到国产剧和系列电影也有很好的趋势。我们是做动漫的,其实出海更慢一些,我们算是布局最早、走得最远的一家。

  我们碰到的问题,比如说中国的原创打海外市场,首先考虑文化壁垒,观众的认知和市场是不同的,所以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国际化的团队去创造这些内容,才能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而这里面就碰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如何管理协调国际化的团队,我们面临它们不同的行业协会、劳工政策,都需要处理。并且就在我们的经验里面,很多时候,国家有国家之间的协议、关系,包括小的经济波动,包括汇率的波动,都会对我们国际制片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去年我们跟菲律宾合作,导致部分团队成员的签证没有办下来,虽然后来过去了,但是也是延误了。还有碰到国家领导人的更替和汇率波动的时候,都会影响预算,所以这是需要做好一点准备。

  但是总体来说,对于中国企业而言,特别是内容创造的企业,有很大得空间可以拓展,但是这个路需要慢慢走,需要有耐心,看好国际形势,做好应对风波的准备。谢谢主持人。

  孙旭东:接下来,是法律的问题,尤其走出去,我们所有的涉案里面,最终能够用一个方法解决,就是法律。下面有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的张律师分享一个话题,在整个海外资产配置方面,我们如何规避法律风险以及可能遭受的法律风险,因为本身也是“一带一路”国家律师里的成员,下面请张大律师给我们讲一下。

  张毅:谢谢主持人,感谢主办方。先做一个自我介绍,因为我们锦天城律师事务所,我们总部在上海,我们是上海的第一大所,全国有18个分所,1700个律师,也算是一个中国的综合性的大所。我个人在过去这么多年,我做了15年的外商在国内的投资,帮助很多的外商企业在青岛、山东设立贸易公司、咨询公司、生产型企业等等各类企业,有一百多家。设立完之后,常年担任法律顾问,基于这个背景,更多帮助海外企业到国内投资,引进来,下一步走出去,用我们自己的话说,法理是相通的,是这样一个思路。

  最近比较流行一个词叫“法商”,就是法律意识、法律知识还有守法的习惯等法律素养的总和。除了我们熟悉的智商、情商、财商之外,我们不得不考虑用法律的思维去考虑海外投资、海外并购等,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合法合规。合法合规是财富管理的起点,同时安全也是财富传承的一个首要保障。

  这块因为时间关系,法律这方面讲起来,我可以讲好几天,我这里给大家分享几个信息。一个是我们全国律师协会从2013年—2016年过去这四年当中,我们全国律协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了300名律师,在北京培训。这300名律师又通过各种考试,2013年在德国进行培训,2014年41名律师在西班牙培训,我还有幸被选为西班牙培训的班长。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到西班牙学习法律?学完了之后,我们才知道,中国的企业到南美投资,不得不到西班牙找公司做转投。包括中国中铁(601390,股吧)、星巴克在内,到南美投资首选西班牙的公司转投,这是业内常规的套路。到2015年,这300个律师又考上20名到美国和英国培训。目的是为了让中国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帮助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并购的时候,防范国际法务的风险,因为文化的差异、法律的差异、语言的差异,方方面面的差异特别大,我们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一定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我们这一百多个律师,全国律协搞了一个“一带一路”项目库,我有幸成为库里的人。刚刚上个星期我们编写了一本书,叫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风险国别报告》,这个沿线国家65个,我们聘请了43个国家的律师写的,沿线43个国家所有的这些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情况报告,都有详细的介绍,一共520万字,目前在网上也可以买到,不管去哪个国家,都可以买得到,不是随便国内网站上复制一下抄抄的。国外提供完了英文版的之后,我们再翻译成中文,这本书目前已经面市,大家可以买得到。

  现在所谓新常态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这本书可以给中国企业家做非常好的参考。就介绍这些吧,因为法律的东西讲太多就太枯燥了,谢谢大家。

  孙旭东:王祎元女士是来自于坤裕基金,我们在座可能有合作过的,是以创新为主的基金管理公司。王祎元在富裕基金是负责国际业务部的总经理。我们有请她大体说一下,我们还是有一个好奇的点,既然我们刚才几位嘉宾都讲到了,海外资产的配置,那这种配置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大致是什么样的?讲一下你的观点。

  王祎元:好,大家好,我是坤裕基金的王祎元,我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我现在想结合我们坤裕基金的一些业务来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今天杜邦先生特别提到了一个概念,我觉得海外资产的配置,也是我们个人资产配置的一个方向,一方面是分散市场的风险,一方面也是分散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我们坤裕基金分了三个方向:第一个房地产方向,我们也是在海外特别是美国,去寻找优质的物业,开发出基金产品,提供给我们的客户。另外一个方向,我们会协助比较优质的上市公司,因为国内的上市公司有意愿出海收购海外资产,这个收购过程中我们会做一个结构化的基金,在这个结构化的基金里选择一些比较合适的,包装成基金分享给我们的客户,如果说我们的高净值客户在海外已经有资产的,就可以直接投入到海外的并购基金。第三种,刚才杜邦先生提到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另类投资等海外配置,我们会和海外基金做一些合作,一方面做平行基金,就是海外的客户他们想投一些国内的企业,可以从平行基金把钱不用跨境,直接投到国内。还有一种,国内的客户基金不需要跨境,再拿投资者的钱直接投美国的企业。我们现在也在和美国的基金讨论,他们出了一个基金的产品,是说我们的LP高净值客户可以直接拿美金投他们的产品,而他们产品的标的是百老汇的歌剧,70%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已经上演的歌舞剧。还有20%是还没有上演,但是比较成熟的歌舞剧,还有10%是比较前期的阶段。对他们来说,这是降低客户的一些风险,我们也希望把这些产品拿到国内来,让我们的客户通过这个基金产品,享受到不同于传统我们理解的房地产的投资标的,而享受到把我们的资产配置到海外去。大概是这样的一个概念。谢谢。

  孙旭东:我们刚才已经听过了周老师讲的家族传承的话题,我也是刚刚知道,周老师是周氏家族国际机构的主席,所以他对家族传承的研究确实比较老道,比较深了。我们也想听听周老师在家族传承、财富传承,包括海外资产配置方面的观点。

  周德文:谢谢,我刚才演讲中更多是讲的产业传承,没有讲到财富的传承。温州人最善于海外投资,因为投资不利,所以温州人把钱撤回国内。很多媒体朋友问钱去哪里了,第一个是银行,现在经济这么不好,企业遇到这么多的困难,但是温州人存在银行里,三个月亏了一万亿,明明知道会贬值,但是因为没有好的出路。还有一部分钱到海外投资,温州人的投资有两个变化,一个是原来小商小贩,现在已经开始到国外做实业,并购企业,甚至从事刚才讲的文化产业,我们收购国外的电视台、媒体,都有。第二,原来温州人都是单打独斗,现在基本上是抱团出去。现在“一带一路”给我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和中国的家族提供了很好的用国际视野整合资源的平台,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民营企业,一来要大胆走出去,在国际上有很多的机会,我去年就带了六批企业家到非洲去,也斩获了很多的商机。第二,要抱团出去,不要单打独斗,要借助于资本的力量,借助于基金,借助于专业的人士,大家抱团出行。第三,要有一定的保障,包括法律的保驾护航等等,因为对外投资收到重创的也很多。

  刚才主持人讲了另外一个话题,我们周姓有很多组织,其中周氏宗亲总商会掌握的大量的财富,怎么样保留下来,就建立了一个基金。刚才主持人提了一个建议,建立一个基金池,这个方式很好。我觉得这个是最好的传承。谢谢。

  孙旭东:我们台上可以拉一个群,可以给周氏配置资产,包括轻资产,包括重资产,包括地产,跨境的,境内境外都有。所以从上午,我们前一阶段,听到各种,包括资产荒、资金荒,包括温州的一些企业,资产为什么要往外走,这也是一个原因,因为钱放在里面,终究变成成本,寻求一个投资通道,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我们今天这个圆桌的主题就是国际化拓展,业务拓展,实际这个概念指的是全球范围内对企业资产和企业发展的成本进行优化,第二是海外的资产配置,在亚洲发生过,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企业在美国疯狂买买买,号称要买断美国。但实际上那个过程中,在日本买的过程中,至今能够存量下的日本人可以掌控产业资产的很少,原因就是没有进行配置,所以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再去美国买买买的时候,或者去欧洲买买买的时候,我们最好通过一些机构讲求一些资产组合的优化方案。我们今天这个论坛就很简单,我现在希望请时总和徐总,最后每人各以一句话,帮我们概括一下今天台上说了半天的研究成果。

  时今强:感谢,如果说过去的30年是全球的企业进军中国,在中国利用外企的资源优势、资金优势、技术优势帮助中国建设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未来的30年,以“一带一路”为首,一定是中国的企业走向全球,资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技术全球化,还有投资全球化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的形势和做好自己资产配置,就像刚才主持人说的,做好自己资产最佳的全球配置的时候,一定擦亮眼睛,选好全球的合作伙伴。比如说像链家海外,我们所有的同事都是有在国外留学和工作的背景。我们会场外有一个摊位,如果大家想要在海外置业的话,茶歇的时候,可以去咨询。谢谢。

  徐东:作为海外资产配置,可以从统计数字看,大家更多习惯于房地产方面的配置,如果选择房地产方面配置的话,当然纵观全球有很多的市场,我们主要在北美、澳大利亚、欧洲等等,确实这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已经大量在这些国家做房产的投资和配置,但是再配置过程中,您选择到底在哪个区域,我想还是要综合考虑这个区域的情况,比如说我们通常考虑社会的环境,比如说政治、经济、文化,当然这些发达国家都是比较稳定的,还有市场的自由度,特别是地产目前在这个国家,周期是什么样的周期,如果是比较好的配置,购买的时候,注意周期以及周围的环境。谢谢。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