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多地迎来了一波艳阳天,艳阳高照,气温剧升让很多人一夜之间感受到了夏天的气息。 业内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中国房地产业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经历了十多年跑马圈地的粗犷型发展后,众多房企在一二线城市的发展纷纷面临着来自土地、环境和价格瓶颈的制约,相反,一些三四线城市则显示出了后发优势,特别是在新一届政府反复表达了将新城镇化政策贯彻到底的决心后,给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了莫大的机遇。 但这样的热浪并未传递给楼市,这个五月中国楼市并未等来期盼中的“开门红”。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变革风险与金融机遇”,与会者围绕这个主题做了精彩发言。其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EMBA项目主任钱军分别做了题为“房地产可能出台的新政策与发展新趋势”、“金融改革创新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和城镇化”的主题演讲,引发了与会者们的热烈讨论。 本次峰会吸引了近300名房地产及金融业界专业学者和资深人士的关注与参与,同时也吸引了包括《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电视、一财网、《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陆家嘴》、腾讯大申网、搜房网、和讯网与新浪财经等多家专业主流财经媒体的关注。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能在这样一个场合聆听政策制定者、房地产业界的先辈和有着实际操盘经验的资深人士演讲并能在现场亲身参与很多焦点话题的讨论,可谓获益匪浅。 在这样的背景下,5月13日,由第一财经《中国房地产金融》杂志,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誉银基金联合举办的“2014中国房地产金融高峰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了序幕。 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如何把握新城镇化带来的机遇,而房地产金融机构面对由此带来的巨大商机,将做出怎样的判断和调整,这一系列问题无疑是整个业界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关注的焦点。 易居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日楼市,全国41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总成交量同比锐减55.08%。其中,一线城市成交量同比减少32%,北京和深圳分别减少67%和71%;15个二线城市总成交量同比锐减63.69%,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和其他城市同比跌幅,8个城市跌幅超过六成以上。不过有意思的是,三四线城市的表现并不如人们预期的那样悲观,22个城市总成交量同比减少40.93%。但其中张家港、廊坊、丹东和东莞等4个城市同比上升,张家港和廊坊的增幅分别达到122%和106%。 在随后举行的圆桌论坛中,中城投资基金总裁路林;上海中凯房地产开发管理公司董事长许仰东;易居中国克尔瑞集团副总裁于丹丹;上置控股董事局副主席施建东;壹财宜富基金总裁陈贤锋;高力国际华东区董事朱磊;上海誉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闫红星;建银精瑞资本董事王丽云;嘉富诚基金副总裁李玉国;开开门资本总裁李建豪;圆律财富副总裁宣佳玮;五牛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宋鹏等业内资深人士分别就“如何看待部分城市出现的‘降价风波’?”;“楼市普涨的行情是否已经结束?”;“楼市会‘普跌’,还是仍然具有结构性机会?”;“未来5-10年,楼市的投资热点会是什么?”;“房地产还能继续成为资本逐利的载体吗?”;“房地产基金如何应对银行资管、信托等各方面的竞争?”;“房地产基金如何实现对投资者的回报承诺”;“投资者如何辨别、购买‘可靠’的房地产金融产品?”等业界和投资者普遍关心的话题与现场嘉宾展开了积极探讨。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不降反升,且升幅较大的重要原因在于中国新城镇化给市场带来的机遇。 |
- 上一篇:调控加码楼市入秋 房地产再拼投后管理
- 下一篇:中国养老房地产金融峰会在沪启动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