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曾对广州双合同现象进行深入报道,也针对整治方面多次致函广州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采访。 至于增城区双合同现象的整治,7月4日下午,增城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州住建委7月3日已联合媒体走访巡查增城区楼市,接下来的相关举措将按照新闻内容提及的政府指示执行。 当下,广州双合同已是乱象丛生,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尽管相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已对媒体报道的违规楼盘进行检查,并作出整改要求及暂停网签处理,但从政府新一轮针对销售违规行为的整治行动中可以窥见,其中并未明确提及“双合同”整治,而这类违规行为似乎还在发酵。 阳光家缘网数据显示,珠江金茂府近期网签均价约4.5万元/平方米。而据销售人员的介绍,一套122平方米的户型,房价约5万元/平方米,五成首付款约305万元,比通常三成首付183万元高出近122万元。 不过,记者查阅获悉,上述工作人员所说的相关新闻里并无明确提及双合同现象。 记者了解到,目前武汉和南宁已先后出台政策对装修价格进行指导,而且均要求装修协议包括维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等内容。 相比此前一些楼盘十几万的装修款利息成本,无息贷款显然让购房者减负不少。记者在走访时看到,恰逢推出新货,增城多个项目销售中心仍是人头攒动。 邓浩志也认为,把定价权交还给市场是解决双合同的最佳方式。 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此前就曾向记者指出,一些楼盘的指导价明显偏离市场实际情况,若按此价售房,很多开发商都要亏损。 此外,上述业内人士指出,商品房买卖合同是毛坯交房,附加装修合同本来是合法合规,“很多地方政府都出台了装修指导价格,广州不应该一刀切进行打击,而要合理引导,使其更符合市场定位。” 7月4日傍晚,广州市住建委发布了相关楼市整治文件,内容与新闻所述相差不大,但明确提出,自7月起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楼市秩序集中整治,采取市区联合执法方式严厉查处房地产销售违规行为。而首次联合执法行动的区域,则是上半年交易量最大的增城区。 而在市区,双合同亦是大行其道。荔湾区的广钢板块,北大资源·博雅1898有个别户型以双合同形式出售,销售人员向记者解释称,该户型超出了政府指导价。此外,装修款可提供5年期贷款,但利息相对较高。 许永红 在市场上扬的态势下,指导价显然远不能达到开发商所预期的售价。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多个楼盘的实际售价与指导价相差甚大,5000元/平方米的差距十分常见。 广州市住建委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市、区目前已经开展联合执法,对媒体报道的违规楼盘进行巡查,目前已下发整改通知书并暂停项目网签资格。下一步,将继续到各区开展市、区联合执法,加强市场监管。 广州外围区域是双合同现象的重灾区。在采访过程中一位销售人员向记者透露,从其所了解的情况,增城区和黄埔区基本都在以双合同形式卖房。 首付贷暗流涌动 房价明降实升 记者发现也有楼盘以双合同形式卖房,但相对谨慎,仅是口头告知,并不提供明细的内容。 黄韬表示,目前广州以双合同形式卖房的楼盘占比约7成,政府的整治行动不可能一次解决,只能针对影响大、关注度高的区域。“广州相关部门对双合同现象的监管时紧时松,目前暂无彻底整治的意向。”黄韬说道。 不过,记者近日再次以购房者身份走访市场时发现,开发商在装修款上又玩出了新花样。
广州楼市双合同花样百出 泛滥于市谁之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