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纷纷转型涉足互联网金融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10-30 08:22
昕阳一片 炫火网 炫机堂 睢县北湖食人鱼 覃辉近况 覃可言 蝙蝠酱 龌龊网 鲎罗 鳐鳌虾 魅腿族

  房地产“拿地——卖房”的简单黄金时代已然不在,白银时代的房地产业开始求变,金融更成了房企们的最爱。携手第三方卖理财产品、自己投资买理财产品、把房子变成理财产品……如今的房企与金融有了太多理不清的关系。

  营销?房企卖理财产品

  前不久,一家房企联合某金融公司推出一款理财产品,据开发商透露,购买这款理财产品的市民不仅可以享受高收益,而且如果买房,还能再抵扣相应利息额度的购房款,等于是双倍收益。

  记者从开发商处获悉,这款理财产品第一期发行一款63天、年化利率5.3%、5万元起售、20万元封顶、每周发行5000万元的规模。“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购买,如果不买房可以正常拿到收益,买房的话还可以享受与理财产品利息同等的购房款优惠,等于双倍收益。而且如果理财产品未到期,也可以等到期后再缴纳这部分购房款。”该开发商的一位负责人说道。据悉,这款理财产品高出的利率部分,将由开发商出资填补。

  “房地产公司推出理财产品其实也是变相融资。”金融界人士表示,一般房企的理财产品比普通理财产品收益要高。对于市民能否购买的疑问,专家分析,房企推出理财产品就是希望能以较低的成本储备更多资金,收益比普通理财产品高最吸引投资人,而所有理财产品不是百分之百有保障,需要综合考虑,相对来说,大品牌的房企风险小一些。

  尽管有风险,但这样的理财产品已经越来越多,记者随便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推荐理财产品的软件,发现一些理财产品的名称明显被赋予了房地产企业的符号,打开详细说明可以看到,这些年利率高达6%甚至更高的理财产品虽然由一些金融公司发售,但许多都明确注明只允许某某楼盘的业主购买。且所有本金安全由房企为业主担保,只有收益部分由金融公司承担。

  记者发现,类似上述所见,时下房企与金融公司携手打造的理财产品,不仅有高收益,还有房企作为担保,然而在成为业主之前,普通市民并不能享受这些日常理财中难得的好处。这不仅如专家所说成为房企吸储的一种方式,甚至也成为卖房的一种促销手段。

  自救?房企买理财产品

  在前不久公布的上市房企今年的中报中,“理财”似乎成为了一个通用词。“一面按照5%左右的利率贷款,一面拿着闲钱买收益率达到6%的理财产品,房企真是‘会玩’了”,网友如此调侃部分上市房企大手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现象。

  事实上,从上市房企中报数据来看,房企确实精于算计,上半年购买的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多在5%至6%之间(保本浮动收益型),可以说不仅跑赢了同期保本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均值,甚至有可能跑赢银行同期对于上市房企的的贷款利率。

  根据上市房企中报不完全统计,上半年约有20家房企大手笔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例如,三湘股份今年上半年有两笔理财收益落袋,合计收回本金12.5亿元,资金属性同样为自有;荣安地产今年上半年6次出手购买理财产品,每次出手5000万元;金融街今年上半年8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金地集团报告期内14次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本金累计超过15亿元……

  在地产界人士眼中,这是上市房企拿不到地导致的资金被动闲置。有媒体援引房企人士分析称,“土地价格的飙升、开发门槛迅速抬高,使得一部分中小房企面临尴尬境地,特别是在一线市场,拿地似乎已经只面向大型房企”、“很多中小房企都是这样,手里有点钱,但在公开市场又不够拿地,在二级市场拿项目又找不到合适的,只能先买理财产品”。

  “上市房企原本也经常会有流动资金在银行以活期存款或短期定期存款的方式进出,这其实是银行可以低成本获得的大额存款,但是理财产品和互联网金融产品兴起后,很多房企开始进行主动的现金管理,银行的揽储成本上升,而房企的财务成本下降”,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这是房企财务管理的手法,并不是无钱买地或有钱花不出去。”

  转型?房子变成理财品

  买卖理财产品并不是房企与金融合作的全部。前不久,某房企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全国首个“金融不动产”产品。据了解,该产品是将房产本身作为购房者的财务投资,购房者不仅可以享受租金双倍收益,即使出售也会得到10%的收益。“房地产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的野心远远不在于房地产市场开发环节,而在于通过推出地产金融产品,在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上获取更为广阔的增值收益或附加值收益。”地产研究人士表示。

  据了解,这个项目将房产本身作为购房者的财务投资,首付只需12万元。“这是从购房者角度出发,以项目为理财产品,为购房者提供的一种财务投资。”该项目营销负责人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该项目不仅可以享受租金双倍收益,即使出售也保证10%的收益。“此类产品租赁年收益可达14万元,是同类普通办公产品的两倍收益。而现在购买写字楼产品一年后转售,也可以稳赚10%。业主可以专享定制保本保收益方案,并且全程由专业资产公司代理操作,将投资风险降到了最低。”该负责人介绍说。同时他表示从政策推出之日起至项目交房时期内,购房者如若想对手中所购买的房产进行转让或出售,与开发商签订资产管理协议后,开发商委托指定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原房款基础上加价10%托管销售。通过产权流转、资产管理的投资理念和模式,保障购房者的本金和收益安全。

  有专家表示,“房企价值的衡量目前已经从以土地储备多少为标准的重资产模式转向以调整金融策略赚取资本增值收益为主的轻资产模式。”

  记者手记

  房企金融创新还需防范风险

  在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多家房地产企业开始跨界进入金融业,万达、平安、绿地等多家房地产龙头企业最为活跃。作为资金密集型企业,房地产业与金融融资行业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2015年4月,绿地联手阿里巴巴旗下蚂蚁金服、平安陆金所,正式发布国内首款互联网房地产金融产品——“绿地地产宝”,其产品定位于服务个人投资者理财投资与中小房企资金解决方案;万达则推出了互联网金融战略;另一个行业巨头平安,则相继推出了“好房宝”、“好房贷”等互联网金融产品,业务涉及“好房金融”、二手房买卖、租房、房产众筹、管家服务,涵盖地产领域的诸多方面。

  面对房企积极介入金融领域的探索,业内普遍看好其前景。业内人士指出,面对老龄化、人力成本提升、地价提升等因素,房地产行业将发生结构性变化,未来房地产金融将更为细化,融资工具更为深化。而这些细化的方式将有可能解决未来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开发问题。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