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频遇调控,一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也开始在网上流传。它回顾日本1985年~1991年房地产市场走势,发现与中国2005年~2008年房地产市场走势颇为相似,最后更预言中国房地产会在明年崩盘。然而,多位专家却表示,两地银行体系、人口结构、城市化程度不同,“崩盘”可能只是“预言”而已。 雷同 房价飞涨、低消费率、高储蓄率 日本国土交通省本月公布调查显示,日本地价在去年连续第二年下滑,商业用地价格跌至纪录低位。 经济起飞晚了近30年的中国,金融危机过后地产价格依然火热。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7%,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3%。 “现在的楼市,确实和当年的日本非常相似。树长不到天上去,这样下去早晚要出问题。”曾在亚洲开发银行任职的经济学家、现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不无忧虑地表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表示,近期确实有部分投资者认为中国房地产泡沫严重、经济过于依赖出口、货币面临升值压力等等,都与上世纪80年代经济泡沫破裂前的日本类似。 此外,中国也与当年日本有相似的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方面,中国也和以前的日本雷同。 差异 政府控制力、银行体系、人口结构 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发展室主任易宪容看来,当前高房价症结在难以抑制的投机性需求。中国大量二、三线城市如今还可以吸引投机资金。所以这几年房地产整体还难以遭到崩盘的结果。“但是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果将会比日本更严重”。 戴德梁行策略研究顾问部董事黎庆文更认为,内地楼市10年内都不会崩盘。中国内地金融体系与美国、日本甚至中国香港地区不一样,央行对房地产信贷的控制力更强。 中金公司香港研究部副总经理沈建光也指出,泡沫破裂前,日本政府并没有对商业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监管。中国政府对银行和企业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以引导资金流向,出台政策打压房地产泡沫。 沈建光认为,另一个视角是人口结构。1985年日本城市化率达76.7%高点,城市化接近尾声;中国城市化进程还处于加速阶段。只要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及有前瞻性的政策,历史就不会重演。 视点 要建立房价指标体系 “要用调控通胀的机制来调控房价,首先要建立统一的房价指标体系,建立城市的普通住房价格指数。同时,设立不超过居民年收入增长率的房价容忍指标,一旦超过这一指标,相关部门就要马上启动调控机制,例如调整房地产贷款利率、增加土地供应、提高购房首付。”汤敏认为,具体的调控手段可以再作探讨,中国有条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一套完善的房价调控体系。 “这一容忍指标也要设立下限,房价大跌同样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他说,最理想的状态是通过这一体系,让中国房价在四五年内实现“软着陆”。据广州日报 相关新闻 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进入3月份都在涨 开发商“不差钱”没有降价动力 不但武汉房价涨得猛,全国大部分城市房价进入3月份以后也都出现了上涨。记者了解到,一线城市房价涨得更猛,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房价每平米也普涨数千元,杭州、天津、合肥、昆明等地的房价也保持继续上涨的势头。 在政府打压房价的重拳之下,房价何时低头?3月26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峰会上,业内专家纷纷表达各自的观点。 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指出,“有人说2010年的房价同比要降10%,也有人说要降30%,如果是那样,这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 “房价今年能够保持价格平稳就很不错了。”一位专家指出,正是由于去年开发商“不差钱”,导致了今年土地市场的火爆,也导致短期内开发商没有下调房价的压力。 “一方面房地产新政的效用正在显现,但是作用不是立竿见影的,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 延伸阅读: 网上流传房地产崩盘时间表 称楼市重蹈日本覆辙 评论“房地产崩盘时间表”的民生纠结 时寒冰:高房价的悲与痛 泡沫累积终将走向崩盘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达14倍 与日本房产泡沫时期相当 他们的这些年: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房地产 【来源:长江商报】 (责任编辑:李兰兰) |
- 上一篇:评论:调控房价关键是收缩货币
- 下一篇:宏观经济学会王建:楼市政策或被地方调整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