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官员:中国房地产已成重要金融风险源头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7-11-29 12:23
黑嘴新浪博客 冯月平 冯正打麻将 符文源质棒 福隆平 复兴1910 干瞪眼记牌器 甘灵纹 甘小薇 赶尸录 湘西1954 高平五中贴吧 高台悬黎

  9月1日,中国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称,中国以往宏观调控中以刺激房地产作为调控工具的倾向明显。当前,房地产自身已成为挤出投资、制约经济转型与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也是重要的金融风险源头,不宜再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继续使用。

中国金融杂志官方公众号刊登其署名文章指出,要重视房地产价格因素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可考虑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增加房地产广义信贷的偏离度指标,从信贷增速方面抑制房价大幅波动。

  中国金融杂志官方公众号刊登其署名文章指出,要重视房地产价格因素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可考虑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中增加房地产广义信贷的偏离度指标,从信贷增速方面抑制房价大幅波动。

  “货币政策虽然有调节结构的功能,但本质上还是总量政策,不能期待单纯用货币政策解决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问题。”文章称,“应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动摇,稳妥调节好货币闸门,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和结构性改革创造适宜的货币政策环境。”

  徐忠认为,应以房地产税为切入点,深化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改革;房地产税起步应低税率、全覆盖、可负担,虽然起步阶段税收收入不高,但可稳定房价预期。

  他指出,应将房地产税改革纳入财税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明确房地产税立法,使之成为地方政府的主体税种之一,减少其对土地出让金的依赖;对保有环节征收房地产税,采取房地产税和市政债相结合的方式,与当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挂钩,实现其与房价的良性循环。

  文章并称,鉴于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且存在认知局限,政府应当在房地产过度繁荣时加强管控。

  “在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房产税等长效调控机制推出并有效发挥作用之前,对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应保持紧调控态势,不宜随着市场变化而放松调控。”文章称,“同时,应当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和住房租赁体系的建设,做好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以稳定市场预期。”

  多举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

  徐忠指出,当前房价持续上涨存在体制性根源。从供给体制上看,房地产供给弹性不足的地区更容易出现房地产泡沫。从行为模式角度看,很多地方政府收入一半左右来源于土地收入。

  从财税体制上看,地方政府财权和事权不匹配,导致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与房价之间的因果关系倒置。

  文章指出,近期部分城市相继推出租售并举、租购同权、共有产权住房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进入租赁市场等试点工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住房供给的弹性。但由于中央地方财税关系尚未理顺,土地市场化改革未推进,户籍、社保、医疗、教育等配套措施并未完全跟进。

  他认为,应以市场化为导向改革完善土地制度。在房价上涨过快的一线和重点城市,应加大居住土地供给数量,抑制房价过快上涨预期。

  同时,以土地当量为基础,按市场原则建立全国范围的土地计价交易统一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占补平衡,通过市场化机制促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指标的合理配置。

  在中央与地方财税体制改革方面,除房产税外,还应赋予地方一定的税政权力,充实地方政府财权,建立包括零售税、财产税、资源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使用者付费等在内的综合性地方收入体系;并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空间,调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共享税本级分享部分的税率。

  关注手机中金网(),掌握最新财经要闻。

(责任编辑: HN666)

看全文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央行官员:中国房地产已成重要金融风险源头》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