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江峰则称,他们目前已联系到近50家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要求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要求北京大白应该公开基金成立以来的所有数据,包括真实的投资情况、顺丰定增到底有哪些投资人投进去了等等信息。 其实,北京证监局在今年8月份已经对北京大白出具了一份警示函,称北京大白的定增系列基金、大白壹号股权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产品,未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符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24条规定。 北京大白也不甘示弱,随即发公告指责龙树资本恶意诋毁。 而在双方签订的《顺丰定增专项基金私募基金合同》中,对投资范围、投资策略和投资标的三个类目给出的界定,则不仅模糊处理,而且互相矛盾。 北京大白则在其与龙树资本的名誉权纠纷《民事起诉状》中写道,“公司在实际投资中,严格按照《顺丰定增专项基金私募基金合同》中的关于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的约定进行投资”,强调其投资并不违约。 双方争执的核心则是“顺丰定增专项基金”这只产品,而这一切还得先从顺丰控股的定增说起。 龙树资本董事长骆江峰向华夏财富君表示,其在2016年7、8月份时,从行业渠道获悉北京大白要参与顺丰控股定增项目的事情,随后与北京大白进行接触,并在2016年8月份时同对方签署了《财务顾问协议》。 龙树资本将申购金额人民币7500万元及5%的相关费用(申购费+管理费)人民币375万元合计7875万元,打款给北京大白。并为此次投资募集成立了“龙树资本鼎兴3号私募投资基金”,实际上相当于通过FOF方式申购顺丰定增基金。而北京大白为顺丰定增一共设立7只私募投资基金。 就此问题,北京大白并没有公开信息。公开信息则显示,6月20日《顺丰定增专项基金委托资产估值表》显示,作为基金管理人的北京大白曾将3.53亿元(占比99.49%)投向二级市场,买入西部资源(600139)、国发股份(600538)、中国电建(601669)等13家A股上市公司,甚至还有ST昌鱼、ST上普等ST股。总市值3.47亿元,估值增值-542.9万元。 为此,华夏财富君找到了相关监管部门,得到的却是:签了什么合同?顺丰定增专项基金私募基金合同!投资标的明确了是为了顺丰定增,那上面的投资范围又扩大化了,投资标的和投资范围不一样,信息不匹配,存在信息披露瑕疵。
核心提示:去年11月,龙树资本认购了北京大白募集设立的3.9亿“顺丰定增专项基金”。本是可喜可贺的事情,可没想到北京大白在定增之前涉嫌挪用此专项基金,在二级市场上买了大量股票,其中还包括不少ST股,结果亏得一塌糊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