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庭动向】《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白皮书》第三期正式发布 2017-09-30 20:34 来源:绿庭投资 房地产 原标题:【绿庭动向】《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白皮书》第三期正式发布 9月23日,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在复旦大学隆重举行。众多知名经济学家、学者及业界精英齐聚一堂。会议上,由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编制的《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白皮书》第三期正式亮相,并赠与了出席嘉宾。 该白皮书是由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结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对中国金融体系、金融开放和金融自由化理论、宏观金融管理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分析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行为和交易规则,同时借助绿庭投资在不动产投资管理、不动产资产管理、不动产投资银行、不动产新型金融等四大服务领域的实践经验而编制的。 白皮书的作者都是来自于房地产金融行业内专业的参与者、研究者、学习者。本期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和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王永钦分别题写卷首语和结束语。 卷首语中,张军院长提到,在2017年,是经济“新常态”的入“常”之年,却注定是中国房地产金融领域“不寻常”的一年。纵观全球,世界形势依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导致汇率定价难题。 “一带一路”展示了国家在产业输出和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战略布局和必胜决心。与此同时,“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各地频繁出台“共有产权住房”、“租售同权”、“鼓励集体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等政策,这些都预示着未来房地产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定位将发生变化。在“新常态”中,房地产和金融会在国家的长治久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政府积极发挥财政政策、推动PPP模式发展,是房地产金融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同步全球复苏、迎接“新周期”的必经之路。 王永钦主任则在结束语中,概括总结了2017年房地产市场和金融的两个主要变化。这也是《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白皮书》第三期发布的重要意义。一个是市场集中度的增加,海内外并购变得频繁。这个趋势反映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市场结构和经济周期的变化,也反映了房地产市场的资本逻辑,将会改变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地平线。另一个变化是中国不动产资产证券化的开启。作为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证券化能够提高流动性,充分发掘闲置资产的价值。在整体“去杠杆”的大格局下,证券化的两种常用工具:资产打包和分级销售都可以成为“去杠杆”的利器。此外,王主任表示对于对房地产的监管政策应当引起重视。监管政策应当与金融体系的改革携手并进,创造更多的安全资产(如政府和企业债券),一起解决中国房地产的泡沫问题。 发布了首期《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白皮书》以来,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中国房地产金融研究白皮书》第三期,从近一年的相关事件中,围绕房地产金融政策、市场转型和趋势、海外现状及启示、税收政策影响等主题深入展开,带领读者去思考和探索中国房地产金融行业发展轨迹,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绿庭投资董事长俞乃奋采访视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