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应到市场上,不同的区域面对调整的表现会不一样,对于核心的一二线城市在2016年四季度已经开始调整,现在这些城市虽然成交量明显下降,但存货相对稳定,去化率变化不大,成交量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并不大。而对那些销售规模和价格快速增加,本身又没有新的就业人口,基础设施也没有明显改善的三四线城市,随着政策的冲击,市场一定有压力。 限购以来,成交始终处于谷底,但近期,新旧房源的成交量则出现了上升,一部分人已经开始下手买房。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上周(11月13日-11月19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502套,环比第45周增加74套,上升17.3%。其中别墅网签86套,环比减少6套,下降6.5%;其它商品住宅网签416套,环比增加80套,上升23.8%。时隔两周,北京新房周网签量重新回到了500套以上。 据悉,熙悦安郡是由首开和住总两家房企联合开发的项目,即将推出4 号楼,共计 208 套精装住宅,主力户型为 83平方米二居及107平方米三居。定价将在8万元左右。 土地 调控政策仍将持续 明年是楼市“小年” 建议 从万科电话会议纪要的核心内容来看,万科认为明年将是楼市的小年,在调控政策坚持不放松的环境下,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会下降。 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首开和住总将合力推出一个新盘项目,位于南四环内,临近城外城家居广场。 在多轮密集的政策调控下,对于刚需及改善型家庭来说,今年到底是否适合买房,买在哪里合适,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表示,今年北京楼市调控空前严格,不少楼盘都有限价设置,所以入市的项目更少,愿意开盘入市的楼盘也多是远郊区域价格相对较低的项目,从而导致交易量进一步缩小、交易地点也进一步外扩。不过,虽然交易量仍然处于低位,但从7到11月上旬的网签量来看,北京的新房网签量正在逐步增加,市场正在逐步回温,即使是市中心区域,也有项目以合理的价格入市。 新房方面,2017年,北京大幅加快了土地供应节奏。数据显示,前10个月新增的土地供应达58宗,较2016年同期足足多出了50宗。这意味着,随着这些土地的开发建设,并逐步形成有效的新房供应,未来北京的新房交易量有望进一步增加。
首开仁信总经理李捷表示,该项目命名为熙悦安郡,位于北京四环板块。首开经过充分的分析、研究,做了一批80到100多平方米的产品,主力83平方米的两居室,送精装修,总价低、单价低,性价比较高。 现在是否适合买房? 上周二手房成交同样出现回升,数据显示: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网签1975套,环比之前一周增加137套,小幅上升7.5%,七日网签量分别为456套、341套、377套、372套、382套、0套、47套。与新房走势一致,二手住宅网签量也是连续两周小幅下滑之后重新上涨,不过,预计11月的周网签量整体依旧会维持在1900套上下。而在此之前,9月份北京的每周二手房网签量维持在1700套左右,10月份则上升至1800套左右,再到如今的每周1900套,可以看出,北京楼市的成交量基本平稳,甚至可以说已经触底企稳了,且随着购房需求,尤其是首置需求的理性回归,楼市交易量开始企稳并小幅回升。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分析,政策调控之下,北京楼市目前走势平稳,新房、二手住宅网签量基本止跌企稳。 二手房方面,在政策的强力调控下,北京二手房市场仍然处在低温之中,但经过连续几个月的价格下降和市场冷清后,部分刚性需求已经重新考虑入市,进而带来了二手房网签量的理性回升。不过,目前投机炒房被彻底遏制,市场上的买家都偏向理性,所以购房需求不会集中爆发,交易量也会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 政策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1月17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一线城市在2017年供应的住宅用地已经达到了228宗,这一数字较2016年全年增长了50%。四大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三个城市在2017年的宅地供应力度明显加大。 住宅用地增加 土地溢价受到打压 现在能不能买房?政策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政策走向一直以来都对楼市走向产生着最直接的影响。近日,兴业证券披露了万科10月电话会议的纪要,其中,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万科对2018年房地产市场做出了一个整体判断,引发业内外的广泛关注:万科认为,调控政策仍持续,收紧的楼市政策会对需求产生影响。信贷层面将是最核心的变化,从今年3月份之后,贷款首付的要求提高,实际利率上升,受这些影响,相信明年的销售进一步会放缓。今年因为上半年增加很快,所以全年的销售规模有增加。明年有可能整体销售会出现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