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地产吸纳大量金融资源 冲击实体经济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1-24 11:41
我爱广告任务网 网赚任务平台 科力普商城 91porn free vedio 赖滢羽下载 江西永丰网 投资者说20130614 吉安永丰

  长期以来,土地是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工具。破解土地财政这一顽疾,一方面需要改进“价高者得”的招拍挂制度,另一方面需建立房地产保有环节税收制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字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最新评论

  按照“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一套涵盖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改变用地指标分配的随意性,加快建立人地挂钩机制,这样才能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

(责任编辑:常丹丹 HO016)

看全文

热门新闻排行榜

  • 22位中国顶级富豪住什么样的房
  • 信贷结构性调整利于房地产均衡发展
  • 80后小伙卖掉北京房子50万农村盖豪华别墅
  • 女硕士逃离繁华的城市隐居深山里过上了原始生活
  • 组图:中国第一“怪村”外人易进难出
  • 一分钟看懂公寓和住宅的区别
  • 直播:2017博鳌房地产论坛——跨越与去地产化浪潮(下)
  •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我国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负债率高,自有资金占比较低,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相比,房地产业吸纳了大量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融资产生“挤出效应”。要想告别“加杠杆式开发”,房地产业从拿地、开发再到预售,各环节都需要重塑规则,改变融资结构。

      租不起房比买不起房更需要保障,实现“住有所居”的“安居梦”属题中之义。有专家指出,应加快出台住房租赁法律,通过“租购同权”保障“承租者市民待遇”,引导开发商转型为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公司。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新华社:地产吸纳大量金融资源 冲击实体经济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从2016年9月底开始的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让一二线城市及环热点周边区域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到限某住房类型一系列需求侧调控措施显现效果。与此同时,借供给侧调控提上日程,房地产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关键要加快形成稳定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

      当前,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到40.8平方米,房屋短缺问题大为缓解。在这一基础上,住房制度设计需要加大保障房、人才安居房“补短板”力度。

      随着商品房价走高,租赁住房的需求不断加大。因此,建立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有利于促进中低收入者、新就业无房户解决安居问题。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