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网去年到底有多惨?直到1月30日晚晒出2017年业绩预告,乐视网巨亏116亿元的惨烈事实才摆在了公众面前。116亿元亏损大窟窿主要包括35亿元对影视版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无形资产的提计减值准备。“拥有最大的正版影视版权内容库”一直以来都是乐视网引以为傲的竞争优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即便在乐视网资金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其采购影视版权的脚步都没有停下,18个月时间乐视网影视版权迅猛增长了超40亿元,而目前60亿元账面价值的版权资产面临着逐步减值的风险。(每日经济新闻) 房地产融资严监管再加码。1月31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上海银行业人士处获悉,近日当地监管就并购贷款展开进一步规范,特别是对房地产相关并购,尤其是土地项目公司并购明确穿透监管。某上海银行业相关业务人士表示,“总而言之,四证不全的项目不能发任何形式的贷款。”此轮始于2016年四季度的房地产融资规范,预计在2018年还将进一步推进。(21世纪经济报道) 【我国网络安全“裸奔”状况亟需改变】 国际【每经专访以色列“创投之父”伊格尔·艾立赫:创业没有回头路 必须努力完成它】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1月31日在有关央企混改的媒体沟通会上表示:“目前,上市公司已成为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要载体。从行业分布来说,房地产、建筑、建材、通信、矿业等5个行业央企混合程度较高。其中,中国联通、上海贝尔和华录集团3家央企在集团公司层面进行了混改。”对于第三批混改试点企业名单,上述负责人表示:“名单保密,因为可能涉及将来企业要不要上市,要不要借壳或者注入上市公司等问题。”(上海证券报) 【第三批名单秘而不宣 上市公司成央企混改主要载体】 【大比例质押遭遇股价暴跌 三公司控股股东濒临强平】 【施乐与富士施乐合并 合资公司将裁员1万人】 市场【证券时报头版:严监管促改革推动资本市场进入新时代】 【乐视网预亏百亿还有“后续” 60亿影视版权面临逐步减值风险】 宏观【新华社旗下经参头版:“守规”应深植于金融业骨髓】 证券时报头版刊文称,2017年是资本市场转型发展的重要之年,是直接融资体系大发展的关键之年,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深化之年,资本市场发展迎来了开放新时代。2018年,要建设一个与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赋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特色资本市场,需在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改革开放方面下功夫,加快推进资本市场回归本源。 【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 释放继续加息信号】 公司【獐子岛扇贝“又跑了”背后:去年12月曾组织投资者海上参观扇贝播种】 市场的每一次挤泡沫,都会爆掉几个高杠杆玩家。这一次,陷入危险的是天夏智慧、科融环境和大连电瓷的控股股东。其中,前两家已有部分质押股份跌破平仓价。从披露的内容看,三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几乎都质押了所持有的全部股票。(上海证券报) 【湖北宜化预亏逾44亿 实控人变动宣告终止】 21世纪经济报道头版发表评论文章称,从市场供求角度看,货币市场基金的爆发式增长有其合理性,但潜在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在当下防风险、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不将货币市场基金纳入宏观审慎管理的框架,可能形成新的监管套利空间,不仅会削弱去杠杆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加剧市场的扭曲。 【房地产并购贷款漏洞被堵 四证不全放贷无望】 2018年1月30日晚间,湖北宜化(000422,SZ)对外披露2017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将出现44亿~48亿元的亏损。同巨幅亏损相对应的是,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尿素、PVC、烧碱等价格走势都在2017年出现企稳回暖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与上述巨幅预亏同时发出的公告还有公司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事项正式宣布终止。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实控人可能变换的事情,一直都是控股股东层面在操作,不清楚上述事项与公司基本面是否有关,也不清楚终止的具体原因。”(每日经济新闻) 日本富士控股周三表示,由于复印机业务日益萎缩,公司与施乐组建的合资公司富士施乐将在全球范围裁员1万人,超过其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富士控股与施乐达成协议,施乐将与富士施乐合并,成立新富士施乐,富士控股持股50.1%,施乐股东则将获得25亿美元特别现金分红及49.9%的新富士施乐股份,交易预计将在今年7-8月完成。(BBC) 以色列,这个曾经资源匮乏的沙漠小国,如今已脱胎成为人均风险资本投资全球第一,创业企业密度全球第一的“创业大国”。说起以色列在风投和创新创业方面的成就,恐怕绕不开一个名字——以色列“创投之父”伊格尔·艾立赫(Yigal Erlich)。1月30日,中以新经济与创新孵化研讨会在成都召开,伊格尔·艾立赫作为嘉宾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间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与这位在以色列创新创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影响力的大咖进行了独家对话。在采访中,伊格尔毫无保留地向记者分享了他几十年的宝贵投资经验,以及对年轻创业者的建议。他还饶有兴致地谈起当年主导创建的以色列首只政府引导基金Yozma的经历。(每日经济新闻)
当白马股出现业绩“地雷”,2017年在股市风生水起的港资竟然也被套其中。1月31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业绩修正预告,在众多业绩“变脸”行列中,出现了一只白马股的身影,这便是在2017年股价最高近翻倍的海能达。海能达曾于2017年三季报预计年度净利润上限达7亿元,如今却修正为不超过3亿元,而这一“腰斩”的业绩预测修正也令海能达股价在1月31日“一字”跌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海能达股价下跌也让持续买入持有1亿股、崇尚价值投资的港资感受到被套的苦恼。(每日经济新闻) 【白马股摇身变“地雷” 海能达业绩“变脸”套住港资1亿股】 獐子岛2018年1月30日晚公告了虾夷扇贝存货异常的消息。当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和岛一号基金于去年11月13日~12月19日,分四次抛售獐子岛股份199.85万股。而1月31日,经记者进一步查证,注意到2017年12月6日~7日,也就是在獐子岛第二大股东和岛一号基金持续抛售獐子岛股份的过程中,獐子岛邀请了投资者代表6人、大连海洋大学专家1人以及券商和其他机构研究员5人,到“贝类净化车间、獐子岛镇及獐子岛确权海域”进行调研。调研内容有三项:1.体验獐子岛原产地海参“大雪采捕”;2.调研虾夷扇贝苗种底播;3.调研海洋食品制造。獐子岛特别表示,“调研人员还乘船至公司近海播苗区域观看了虾夷扇贝苗种底播生产。”(每日经济新闻) 近日,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总经理贺卫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国的网络安全仍然存在较大隐患。一方面,基于合规性要求和已知安全风险防护的基础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基本形成了针对商业级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但与此同时,由于存在体系的缺失,安全问题仍会频繁发生。从国家对抗的风险来看,目前我国的网络安全在这个场景下无异于‘裸奔’。”(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