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说,中国房地产再不复暴利时代,躺着挣钱的时代过去了,行业发生了变化,企业要学会转型。企业需转型,房交会亦然。 相比历届,2015年昆明春季房交会显得有些尴尬。不仅参展房企严重缩水,接待参观人数比去年少了一半多,意向签约数量也仅占到去年约五分之一的数量。 “日子还得过下去”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并非房交会没有效果,也并非开发商不愿意花钱参展,而是市场在变,开发商不得不变,变得更务实,改传统的坐销为现在的行销,更注重渠道拓客,注重客户体验。 另据组委会统计,本届春交会共接待参观人数近10万人,本土地产意向签约195套,参观人数不及去年一半,意向签约数也仅为去年的1/5。 公众青睐 “开发商都不去展了,我们还去看啥子?”王小乐这句话,道出当下大多昆明人的心声。 记者致电联想科技城,他们认为,现在的客户购房较理性,楼市没有明显淡旺季之分,因此,房交会的作用大不如前,对销售促进不大,不过展示品牌的作用仍在。 分析众多大型房企集体缺席房交会的原因,一位展会的相关负责人认为,品牌房企的缺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业界对房交会实际效果的态度,单纯依靠展示形象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有业内人士分析,“去展会化”于开发商中开始盛行,是因为在产品的展示和蓄客上,越来越多的开发商不再局限于每年两次的房交会,而是更多地根据自己项目的推广周期,在主城各个核心商业圈作小范围展出和蓄客,这样的推广改变,不仅推广周期不会因房交会举办时间相对固定而受到影响,而且在受众的定位上也更加精准。当然,这样的选择越来越普遍之后,开发商对房交会的依赖,也就没有前几年那么强了。那么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房交会这样的平台意味着什么?公众需要怎样的房交会?
记者彭诗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