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合在广安还有一个标志性项目——国际商贸城。这个项目总占地两百多亩,原本土地性质是商服,主要打造集家居建材MALL、星级酒店、智能写字楼、仓储物流等多业态于一体的都市综合体。但在2016年,约1/5的商服用地被调整为二类居住用地。 2017年初,泰合以底价76万元/亩竞得都江堰土地119.37亩,与都江堰政府合作,意欲投资366亿打造青城山国际旅行度假区,这也是泰合集团迄今为止最大手笔的投资。 一位成都地产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最近几年,成都拍地有所收紧,而健康和文旅是成都发展的主要方向,所以几乎全部开发商都冲到这两个板块里多拿地。 钟情银行泰合的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那一年,王仁果入股了南充市商业银行并担任董事。他持续干了两届董事,一直到2013年才因退股而变为监事。 2004年,中国银监会下达“生死令”,要求在2006年底前,绝大多数城商行资本充足率要达到8%。然而现实十分严峻,直到2004年底,全国112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资本充足率仅为1.36%,相反不良贷款率高达11.7%。 在此背景下,大量城商行向民企打开了大门。南充市商业银行因为资产质量较好,同时引入了德资和民资,一时风头无两。增资扩股完成后,国有股下降到8%左右,外资约占13%,民资以70%左右的占比成为绝对主力。 当时,业界对于民资是否应该控股银行有很大的争议。反对者认为,民资变成银行大股东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融资,会把银行变成圈钱的工具。但最终“生死令”压倒了这种担忧。 泰合等诸多地产商均成为南充市商业银行的股东,但泰合持股比例很低,达不到披露的要求(持股5%以上才需披露)。南充市商业银行在2008年至2016年进行了信息披露,从中不难发现,泰合与南充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多种多样。 比如在2008年,南充市商业银行修建办公大楼,是泰合集团为其拍地并垫付土地款项3500万元左右,但南充市商业银行很快就还给了泰合5000万元。直到2012年底,两者之间的账仍未结清。 2009年8月,南充市商业银行又向泰合订购了20套“泰合尚渡”项目的房子,共计880万元。签订合同的20天内,南充市商业银行就支付了总价的50%,封顶时又支付了40%。 从2010年开始,泰合开始全力进军金融。先是与起家于山东的一家银行合资成立了一家村镇银行,以注册资本2亿,成为西南地区注册资本最大的村镇银行。其中,这家银行是大股东,出资占比40%。泰合与其关联公司占比16%,位列第二。 四川一位资深地产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家银行一贯很激进。据他所知,几年前,另一家四川企业差点在这个银行上栽跟头,“资金过桥、多重嵌套,能玩的金融创新估计都玩了”。 此外,泰合还入股了邯郸银行、四川仪陇农商银行、巴中农商行以及达州市商业银行。并在2015年底,作为主发起人控股了广安思源农商银行,这是西部第一家取得牌照的民营银行。 2015年12月,王仁果登上《川商》杂志封面。他在内文中回忆这段征战银行的岁月:“我是学会计出身的,兜兜转转这么多年,我又干回了我最熟悉的老本行。”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中国日报》海外版刊登消息称,泰合成功收购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第三大银行——刚果国际银行(International Bank for Africa in Congo,简称BIAC)。这家银行拥有一百多年历史,但并非泰合所宣传的“优质资产”。 据彭博社消息,BIAC在被收购前陷入流动性危机,已被政府接管,因为铜、石油和其他主要出口产品的价格暴跌正在威胁当地经济。BIAC拥有超过40万个账户,总资产为5.56亿美元。 从泰合披露有限的资产负债表来看,2014年至2016年,是泰合资产膨胀最快的几年,总资产依次约为90亿、127亿和209亿。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同业业务的激增。 截至2015年底,泰合集团的货币资金为3.57亿元,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为5.3亿元,合计8.87亿元;而在2016年底,这两项资产合计达91.59亿元,相比2015年增长82.72亿元,与泰合集团总资产增长规模相近。 一家大公司的CFO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因地域等因素所限,农村商业银行直接放贷业务比重不高,它收进来的存款很多就是放给同业。泰合作为银行股东,从银行直接贷款有比例限制,不排除银行先把钱拆给同业,再由同业贷给泰合的可能性。 2018年1月27日,地铁上盖的泰合国际财富中心正在施工。(南方周末记者 冯叶/图) 新老川商暗战四川成都中院的一起内幕交易案,意外揭开了泰合走上资本市场的缘起。 2014年3月,山东上市公司江泉实业(600212.SH)意欲重组,中间人张健业找到了泰合集团。但由于泰合拥有的商铺和酒店等资产不符合“借壳”上市条件,最终此事没有谈成。张健业后因其他内幕交易被判刑。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在对后来3家上市公司的收购,泰合均试图通过对其控股股东层面的股权收购,完成对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 2015年8月,华神集团(后改名泰合健康,000790.SZ)公告称,泰合集团拿下四川华神72%的股份,交易对价13亿元。四川华神为华神集团的大股东。 华神集团是以现代中药、生物制药等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泰合入主后,并没有改变其发展主线,而是宣布泰合进入大健康产业。 一位接近泰合的人士透露,泰合健康在泰合整个版图里很小,王仁果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长就是个形式,每年领取薪酬不过25.86万元。另外,泰合健康经营业绩不佳,原华神时代的高管陆续离职。 真正引资本市场侧目的收购案发生在2017年9月,泰合集团计划以相似手法获得四川上市公司宏达股份(600331.SH)的控股权,宏达股份控制着信托巨头四川信托。 宏达股份实际控制人为宏达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沧龙。 这场收购案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被外界称为“新老川商暗战”。在收购过程中,宏达一边与泰合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一边又向安信信托(600816.SH)融资18亿(很快还了9.825亿元),同时将股份质押给安信信托。 很快,因宏达实业、宏达集团未及时就控股权变更事宜通知安信信托,安信信托向上海高院提起诉讼并申请财产保全措施,诉讼标的金额达10亿元。其后,宏达集团、刘沧龙持有的宏达实业合计82%的股权被司法冻结,冻结期三年,导致无法过户给泰合。 泰合也是有备而来。43亿元的收购计划中,其中18亿元为收购直接支付交易对方的股权转让价款,另外再向宏达实业增资25亿元用于解决相关诉讼问题。 目前,仅有部分宏达实业与宏达集团的老股东将股份过户给了泰合,泰合已就股权转让纠纷向四川省高院对刘沧龙提起诉讼,判令被告履行股权转让协议的各项义务,并支付违约金3.7亿元。 上述知情人士说,宏达主要人员一度想找人接盘,但后来后悔了,因此找了安信信托出面帮忙。安信信托与刘沧龙素有渊源,安信信托的实际控制人高天国亦是四川走出的风云人物。 对此,宏达集团拒绝评论。 上市公司公告显示,2017年7月,宏达股份刚刚购买了安信信托一款理财产品,斥资4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