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业内人士认为,阿里、腾讯、平安、京东以及百度等互联网公司,恒大、万达等新金融巨头,将构建起新金融企业版图。当然,在这个版图中,全牌照经营实际就是综合经营,这对新金融巨头的要求会更高,其遇到的挑战会更多。 日前,万通地产(600246)发布公告,将参与竞拍中融国富80%股权,随后上交所带着狐疑的目光问询了这次转型。 为什么各路产业资本纷纷转型金融行业? 钢铁行业曾经曾经风光无限,在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ST华菱(000932)、韶钢松山(000717)等公司均表示将主营业务转移到金融业。其中,*ST华菱“钢铁换金融”方案已获通过,公司置出除湘潭节能(持股占比100%)外的钢铁资产,置入华菱节能(持股占比100%)及金融资产,同时发行股份购买财富证券(100%)、湖南信托(96%)、吉祥人寿(38.26%)、财信投资(100%),并募集资金84亿元分别对财富证券、湖南信托、吉祥人寿增资。目前该方案已经拿到证监会批文,正处于交割阶段。华菱钢铁将成为湖南唯一的地方金控平台,未来还将继续拓展银行、金融租赁等业务,实现全牌照经营。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金融行业已然成为房地产商们转型首选的领域。金融市场门槛高、机遇多、市场广阔,定位于未来新经济的支柱产业,颇为符合房地产商的需求方向。 首先,中国经济在经历了过去世界罕见的高速增长之后,经济增速放缓,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外部压力。 当下中国25张金融牌照最为重要 国内的金融监管按照监管部门将各金融业态进行分类,各部门负责各自领域牌照的发放和备案。因此,要想从220万亿的蛋糕中分一杯羹,金融牌照价值凸显,甚至已然将企业持有的金融牌照数量与公司综合实力划上等号。 一边是巨大的转型压力,一边是220万亿的财富管理蓝海,嗅觉灵敏的各路资本争相杀入。 产业资本在升级过程中,通常需要金融的参与和帮助,比如金融资本提供的融资、并购融资、上市等。产业资本在和金融这一互动过程中,充分认识到了金融的魅力——金融资本的高杠杆、高收益,以及对产业资本的控制和领衔作用,让产业资本对金融资本羡慕不已。 地产巨头纷纷杀入金融 曾推出多篇关于金控平台的报道,试图盘点目前国内金控平台的概貌,但高手在民间,收到了网友们的补充和指正,此次再次更新,欢迎持续补充。以此前提到的房地产行业为例。当前,传统地产“买地-开发-销售”的模式已成“红海”,今年以来宏观调控政策空前严厉、货币政策偏紧、城镇化速度下降,这些大背景都让房地产行业面临较强的下行风险,企业转型需求越来越高,因此地产公司需求积极转型。 而如今,中国富豪榜100人,从事房地产只有30多人,并列富豪榜前十名13人中,只有5位的产业包含地产,但有10位的产业包括金融、投资等业务。实际上,王健林家族、马云、马化腾等,在银行、券商、保险、互金等金融领域一直在积极跑马圈地。 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自万达进入百年人寿,公司的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至2015年百年人寿开始进入盈利期,万达在2015年成为百年人寿的第一大股东。数据显示,2015年百年人寿净利润为0.32亿元,而到2016年,公司净利润已超过2亿元。
不过,他认为,也不能完全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如果能很好的去驾驭资本,同时与产业人才进行结合的话,应该也是未来的一个方向。房地产公司转型形成的金融集团也在不断的优化,吸纳人才,但是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一些曲折。 目前,恒大、碧桂园、万科稳居行业第一阵营,其中,从金融集团布局的广度和深度来比较的话,恒大已经超越其他两家。 国内房地产是造富能力最强的行业。10年前,中国前100名富豪中,约半数从事房地产;富豪榜单前十名中竟占6位,风头无人能及。 房地产金融化是比较明确的行业转型方向,但是传统制造业,甚至钢铁、石油、电力等行业也在转型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