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语】 2007年的楼市大戏即将落幕,各色主角的精彩表演惹人回味。 生旦净末丑,你方唱罢我登台。这里既有政府调控的执着和努力,也有购房者和投资客阴晴变幻的面孔;既有各色开发商大腕的善恶表演,也有学者的对立、外资的调整、中介的惨淡经营……一幕幕人生悲喜剧,上演得不亦乐乎。 这些人,这些面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一起走过2007,一起感受楼市冷暖,一起寻找一条通向和谐胜地的正确道路。 我们,一起在路上。
王石盛名不累 ⊙记者李和裕 年底的王石总是很忙,今年倒不是忙着登山,而是忙着拿奖。本周,他刚获得2007年中国企业家年会的最高荣誉“终身成就奖”,而在最近的一个月内,他还拿到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十年来首次颁发的个人奖项“人居卓越贡献奖”,以及“2007全球华人企业杰出领袖奖”等读来就很响亮的荣誉。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登山?那是因为山在那里。今天我要说,我们为什么要建造住宅?因为我们的生活在那里。”在成为了首位获得联合国人居卓越贡献奖的中国人后,王石这样表达他的生活及工作哲学。 其实,大家觉得王石在征服了七大高峰后反而有些“失落”,于是回过头来继续征服中国房地产业。尤其是今年,王石的“亮相”多了起来,万科那群负责公关事务的姑娘们紧张得很,“不知为什么,今年万科的新闻特别多,我们王先生要么不说,一说开了去……还望大家多支持啊!” 业界自然还是很支持王石的。“学习万科好榜样”的称赞也一直未喊停过,哪怕是在政策全面收紧、调控更加严厉的今年,行业分析师们还是众口一词——现在专打囤地捂盘,只有像产业化开发的万科那样能力强、周转快的房企才能活下去。 王石也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房地产行业资源向上市公司集中,有利于保护购房者利益、防范金融风险、盘活存量土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同时他表示,万科是在为70万以上的小股东赚钱,“万科坚决不囤地、不捂盘,照样能实现良好业绩和快速发展”。 不过基于资本市场的火热与敏感,王石也遇到过些麻烦。今年7月,王石又去境外休假登山了,却殊不知其夫人的代理人在王石夫妇均不知情的情况下,用90万元买了46900股万科A股。虽然最后这笔股票很快被卖掉,所得收益也全部交给了万科,但还是令“好公民”王石陷入一段时间的尴尬境地。 好在这并未有损万科的“企业公民”形象,在10月底宣布换标后,万科将继续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经营战略大踏步走下去。能够带领已成为A股市值最大房企的万科继续登峰的,在2008年,还是只有这位勇敢的“冒险家”吧。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刘嘉) (责任编辑:刘嘉) |
- 上一篇:股市热和房市热不能一起制冷
- 下一篇:宏观调控已过百日 长三角楼市开打降价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