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微信公众号 一条财经(ytcj123) 作者 读昂 1、外管局内部一份报告披露,2016年一季度中国海外投资规模已达1010亿美元,已接近2015年全年的1095亿美元。且绝大多数投资集中于海外不动产。 2、万科在不久前公布年报的同时也授权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利用多种投资工具进行海外房地产项目投资。 3、万达近年的海外地产投资其实并不成功,中投这样的国家队也出现了较大的问题。 4、中国资本的粗放型投资模式是否会令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存在风险? 来自外管局内部一份报告披露,2016年一季度中国海外投资规模已达1010亿美元,已接近2015年全年的1095亿美元。而其中绝大多数投资集中于海外不动产。2015年,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为300多亿美元,占总投资额约三分之一。 分析人士认为,海外投资爆发式增长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人民币可能持续贬值的预期有关。 为了严控资本外逃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国家外汇管理局正预备出台严控资本外逃的相关法规。事实上,近几个月,外管局开始关闭许多涉及汇率杠杆投资,与海外证券投资的业务通道,银行间市场的海外业务也受到严格限制。 2016年3月,曾以19.5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购买华尔道夫酒店的安邦保险公司再次一鸣惊人,以65亿美元向黑石购买策略酒店集团。黑石是在2015年才刚刚购买了这一酒店集团资产包,短短不到半年时间,转卖安邦,便净赚5亿美元。紧接着,安邦又宣布与万豪竞购喜达屋酒店集团,一个月内连续四度加价,从每股76美元提到每股82.75美元,总报价高达140亿美元。尽管,最终安邦宣布退出与万豪对喜达屋的竞标,但是,大多数评论人士认为,安邦的失利与价格并无太大关系。很可能是因为安邦连续发起的大规模海外投资,太过引发市场关注,也在政治上显得过于敏感。 安邦并非中国唯一大力布局海外投资的大型保险机构,自2013年,平安、人寿、阳光保险机构均斥资数亿美元购买了一些全球核心区域的海外地产项目。除安邦一类的险资外,中国大型企业也迅速递增海外投资业务。这其中包括万达、万科、复星、碧桂园等大型房地产公司在海外的开发和投资。万达集团披露2015年其在海外投资已累计超过150亿美元。万科在不久前公布年报的同时也授权集团董事会主席王石利用多种投资工具进行海外房地产项目投资。 与国际资本更多委托专业投资机构进行海外投资相比,中国机构动辄数十亿的投资多少显得有些随意,往往仍然依靠老板的感觉来决策。美国一家地产中介机构的合伙人在纽约召开的一次论坛上谈到,他所见识的中国投资大佬们:他们就像“007”詹姆斯·邦德一样叼着雪茄,坐着豪车到项目上看一眼,说我喜欢这栋楼,然后就买下来了。而且从不讨价还价。这当然有些夸张,但代表了美国人对中国资本的看法。 中国资本的粗放型投资模式也令如此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同样存在较大风险,如万达近年的海外地产投资其实并不成功,而中投这样的国家队更出现了较大的问题,中投在加拿大的投资即出现巨亏,以至不久前裁撤了加拿大的办公室。 【一条财经·地产萃选】20160407 1、《房地产投资增速恢复有助于稳定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房地产投资方面的调研结果与官方房地产数据相呼应,表明进入2016年房地产投资活动出现改善但仍维持低位。房屋新开工面积和土地成交量等前瞻性指标显示2015年底房地产投资有望企稳并温和复苏。这表明楼市最黯淡的时期或已结束;但鉴于去库存仍未结束,房价上行风险同样或将较为有限。较2015年相对中性的楼市政策立场而言,今年年初楼市政策显著放松,政府明确表态称将支撑楼市并提升需求。我们预计2016年房地产投资增长势头或将改善,从 2015年底时的负增长恢复正增长。而房地产投资增速的恢复将有助于稳定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 2、《2015年上市险企投资性地产:平安增长近六成 太保收益率达9.5%》 证券日报 从投资回报水平来看,第一太平戴维斯近日发布的报告指出,2015年,美国、欧洲与亚洲市场的写字楼投资收益率基本与前期持平。纽约、洛杉矶西区和旧金山的写字楼投资收益率有所收窄,分别为4.0%、4.49%与4.57%;香港地区与伦敦的写字楼投资回报率分别为2.57%与3.18%。 冯爱国认为,险资的海外地产投资集中在发达国家的核心城市,并且投资标的一般是地标性建筑,整体来看,投资风险较小。而在国内,他表示,一线城市核心地段的甲级写字楼需求还将继续增加,物业的投资价值也会越来越高,因此,险资在国内投资房地产业会呈现聚集的特点。 3、《房地产销售投资整体持续回暖 去库存仍需稳步推进》 中证网 对于后续市场,严跃进表示,投资数据的表现会比预期更好。从投资的预测值看,一季度投资增速可以达到3.5%。在去库存导向下,购房者入市情绪高涨,使得房地产企业投资和新开工热情重燃。房地产开发投资在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和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再次表现积极作用。 对于二季度房地产销售的表现,严跃进预计仍会呈现较好态势。虽然从成交量来看,可能会弱于第一季度,但下跌幅度不会太大。此外,还需明确一点,即便是限购政策收紧的城市也不会出现断崖式的下跌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