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快速扩张的企业的净负债率会大幅增加,从各梯队企业表现来看,2017年销售排行在10-30名之间的企业2017年净负债率(算术平均)增加最为显著,增幅高达21.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该梯队企业与50-100名之前的企业也是平均净负债率最高的企业。 万科、中海、华润等企业,财务稳健,净负债率保持较低水平。以万科为例,2017年的净负债率为9%,较2016年年末下降了17%,在降低了净负债率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近45%的合约销售额的增长,在目前的市场状况下实属不易。此外,滨江连续两年出现了净现金的情况,虽然持有现金充足,但如果能够更充分地利用杠杆,可以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3、永续债:总额缩水但发行企业数量增加 在永续债方面,60家重点企业2017年永续债总量为1110亿元,较2016年年末的1745亿元下降36.4%,净减少635亿元,主要原因是中国恒大赎回了全部永续债1129亿元。若剔除恒大数据的影响,2017年重点企业永续债规模同比增加80.4%。除恒大外,金茂和景瑞也赎回了全部永续债,融创中国、金科集团等赎回了部分永续债,因为永续债发行后,利率会逐渐增加,企业选择赎回永续债可以降低财务成本。2017年又有10家房企,诸如保利地产、招商蛇口、阳光城等,采用永续债的融资方式,因而2017年底60家重点企业中,持有永续债的企业数量由19家增至26家。 3 偿债能力:政策收紧下房企偿债压力逐步加大 1、现金短债比:整体下降25%至1.28 2017年170家房企现金短债比的加权平均值为1.28,较2016年末的1.71下降了25%,但现金基本可以覆盖短期负债,整体来看短期偿债压力不大。其中104家房企的现金短债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短期负债增幅较大,短期负债由2016年末11954亿元跃升至18702亿元,增幅达到了56%。分析原因,主要是2015年的公司债浪潮下,房企纷纷通过发行公司债补充流动资金,其中3年内的长债转化为短债,部分房企已然面临还债高峰期;此外还有部分正处于快速扩张的房企如阳光城、金科等,积极尝试(超)短期融资券、1年期优先票据、短期银行借款、信托贷款等其他方式补充资金,因而提升了其短期债务比例。 从60家重点房企来看,不同房企现金短债比分化严重,现金短债比最高TOP10均在2.5以上,合景泰富甚至达到了10.82,而现金短债比最低TOP10均不足1,现金无法覆盖短期债务,且其中多数房企的现金短债比较2016末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恶化”,若无法及时补充流动资金,还是存在一定偿债风险的。 2、长短期债务比:部分企业债务结构有待优化 从长短期负债比的情况来看,2017年170家房企长短期负债比加权平均值为2.12,整体债务结构合理,但与2016年末相比,还是有了一定程度的“恶化”,降幅为23%。2016年四季度以来,伴随着国内楼市调控的不断升级,房企的境内融资渠道也在收窄,企业融资力度下降,部分长期负债即将到期,转化为短期债务,从而使得企业长短期债务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后期房企或应多尝试海外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融资手段以缓解偿债压力。 4 融资成本:继续下降但未来或将反弹 从2017年60家重点房企的平均融资成本来看,大部分企业的融资成本仍然呈现下行趋势,整体平均融资成本由2016年末的6.45%下降至6.08%,但其中有10家企业的平均融资成本出现了上升,其中建发股份上涨最快,提高了2.14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这些企业都是近年来扩张力度相对较大的企业。 60家房企融资成本的整体下降,一方面是由于房地产市场集中度不断升高,房企强者恒强,60家企业中大中型规模房企较多,融资能力相对较强,融资渠道的拓宽从一定程度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源于此前公司债潮的延续效应。自2015年1月15日证监会出台《公司债发行于管理办法》降低公司债门槛以来,房企发债规模便逐月攀升,直至2016年6月下旬,证监会在逐步提升发债门槛,收紧公司债,房企融资规模才略有回落。而目前企业偿还债务开支以此类居多,因而融资成本还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不难预想,随着境内融资利好不再,公司债陆续到期,房企或转战海外或寻找新的融资渠道,后期的融资成本也将很难实现进一步压缩,甚至可能出现反弹。 创新融资、多元发展成为大势所趋 综合来看,2017年房企的偿债压力较2016年末有所增加,但多数企业偿债能力还基本属于稳健水平,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杠杆加大,整体净负债率抬升至89%;二是现金短债比和长短期债务比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恶化”,总体短期压力仍然不大,部分企业需要警惕;三是品牌房企融资优势突出和公司债的延续效应的影响下,60家重点房企整体平均融资成本继续下降,但是在国内楼市调控和融资收紧的背景下,房企或选择“扬帆出海”,或选择创新类融资方式,融资成本未来或将反弹。 来源:丁祖昱评楼市 原标题:170家房企平均净负债率大增至89%——2017年房企偿债能力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