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房地产的天不是晴朗的天,最大的问题是“上涨”(2)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06-25 11:22
平安信用卡网上商城 快本712事件 h图片 林由美香 初音未来h图片 骑兵湾 www.688hh.com 云南电视台通联社区 魔道之极2攻略

为了去杠杆,地方政府减少了住宅用地的供给,伴随着开发投资增速的下降,意味着今后楼盘供给会相对减少;但从需求层面看,由于限购、限价和限贷并未能有效压制需求,反而使得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了刺激。故行政化去杠杆的手段需要反思。

但中国消费增速从全球看,算是非常高了,消费对GDP的贡献也在不断上升,因此,不用担心消费的“失速”问题,何况中国的服务消费统计存在遗漏问题。2017年中国人买走了全球35%的奢侈品,说明高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十分惊人。

此外,5月份发电量增速回升至9.8%,处在历史高位,至少表明经济增长比较稳定,工业增加值前5月增速为6.9%,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5.2%,比前两年有显著回升,表明经济不具备大幅下行压力。

目前,在经济增速大幅放缓的情况下,我国的失业率却进一步下降;而且,对投资的依赖度也下降了,M2增速降至8%,并没有出现金融机构的大规模危机。在这种比较好的环境下,正是推进改革的好时机。如果总是按“短期靠刺激,长期靠改革”的思路和理念去做事,其实际结果为:只有刺激,没有改革。

阅读 ()

原标题:李迅雷:房地产的天不是晴朗的天,最大的问题是“上涨”

来源:李迅雷金融与投资(lixunlei0722)

工业企业盈利增速回升,国企强于私企

如一二线城市都在调控新楼盘的发售时间、价格和规模,从而导致大家像认购新股一样抢购房子。有人把房地产开发企业库存的下降,看成是房价将继续上涨的理由。但房地产去库存不同于消费品去库存,前者只是转移库存,即开发商去去库存,投资者加杠杆补库存,最后是房屋空置率上升。

如今的银行越来越重视零售业务,零售业务对银行收入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原因何在呢?因为历史数据表明,居民的信誉要远好于企业,个贷的坏账率非常低。但是,10年之前美国发生了次贷危机,也就是个贷出现了违约,导致个贷违约的原因是房价持续下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扣除土地购置费后房地产投资负增长

因此,如果仅仅从前5个月的数据中看到中国经济对房地产的依赖是不够全面的,同样,简单把消费增速下行归结为中产都去做房奴了,也是不够客观的。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国经济增速的下行是因为生产要素的总供给在减少,劳动力、土地的成本大幅上升,技术进步放缓,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下降——这些都是十分正常的,日本、韩国和德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经济增速减半,而且成为经济转型的契机。

五月份宏观数据公布之后,发现大家的分析以悲观居多,因为投资、消费的增速都下行,尽管出口数据还不错,但预期中美贸易战难以避免,因此也不乐观。既然三驾马车都在走弱,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就大了。不过,房地产的数据似乎还不错,投资维持两位数增长,房产销售也有所回升,于是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经济还得靠房地产来实现稳增长。对此,我谈一点不同看法。

过于倚重房地产的经济肯定会出问题

说好了要高质量,为何还那么在意高增长

说实话,前五月的经济数据比我预期的要好。首先是企业盈利增速超预期,1-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当然,国企的盈利增速更快,主要是因为油价带动上游利润改善。绝大部分行业利润增速同步提升,受近期油价带动,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增速大幅提升。

责任编辑:

说明在国家紧信用的环境下,开发商面临土地购置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和资金周转率下降等压力,估计下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会趋于回落,这也会成为2018年经济增速前高后低的一个理由。

第三,“房住不炒”的权威论断已经说了两年多,但从前5月的数据看,房价的同期涨幅在10%左右,住房销售面积仍在增加,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超过10%。这还是在限购、限售和限贷等多管齐下的结果。说明楼市炒作之风有愈演愈烈趋势,继续在加大未来经济风险。

作者:李迅雷

既然信用风险加大,导致民间融资又难又贵,但为何民间投资增速不降反升呢?说明在全球经济回暖的背景下,国外向国内传导、上游向下游传导的并没有阻塞。基建投资增速已经大幅下降,但挖掘机的销量增速仍然很高,说明装备更新换代还是进行中。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财政部,中泰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杨畅供图

中国去年经济增速为6.9%,印度为7.1%,但中国GDP体量是印度的五倍。如此大的经济体量还能保持如此快的增长,即便今年经济增速回落至6.5%,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估计第二季度GDP增速为6.7%,不过,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的局面,与欧美经济持续复苏有关,得益于类似于2005-06年的外部环境,但如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还是问题的关键。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