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说,在贷款方面,央行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举个例子,就是银行原本月度贷款新增规模为100亿,现在央行允许投放200亿,多出来的100亿贷款额度,央行可以通过给银行发放MLF资金予以支持。 不过,对于央行鼓励银行增配低评级债券,也有声音持保留态度。认为市场涌向AAA债券而不选择AA+债券,是处于风险防控角度考虑,是市场自主选择的行为,不宜有过多的行政干预。
想了解更多关于《又见“放水”!央行和银保监会齐出手,这次是信用扩张!股债汇楼...》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以债市为例,今年以来,高等级信用债发行占比持续提升,等级结构分化加剧。1-6月AAA级主体发行规模占比达到62.71%,较2017年全年提高11.71个百分点,而AA级主体发行占比下降了9.88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信用债各券种发行利率整体下行。6月中票、短融、企业债、公司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年12月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1、股市: 业内普遍认为,央行护盘债市旨在遏制市场恐慌情绪,让市场回归理性,增加债市流动性,恢复债市正常的融资功能,帮助优质民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避免被错杀。 业内普遍认为,上一轮全国楼市价格普遍大幅走高,有两大因素助推:一是资金面宽松,另一个则是三四线城市推出的货币化棚改推动了楼市去库存。目前政府开始严控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楼市已集聚了大量的泡沫,即便有资金面宽松这一条件,价格上涨的空间和幅度也将有限。 “尽管最近资金面一直比较宽松,但18日感觉突然又宽松了很多,非常反常。发债之前我们有过几轮报价,变化不大,但18日好几家银行突然降价。”上述央企人士称。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受去杠杆政策下融资环境收紧影响,以民企为主AA+以下信用债在此前接连出现的债券违约中“躺枪”,加剧了投资者对低评级信用债的避险情绪。导致当前二级市场出现了“AAA债买不到,AA+卖不掉” 的情况,一级市场的AA+以下债券也几乎处于冰封状态,大量企业取消债券发行。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0只债券推迟或发行失败。 3、财政: 受此影响,债券私募基金在今年均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而在2017年年初至2017年7月16日,以及2017年全年,债券私募基金产品的算术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1.53%和3.09%。 近日央行和财政的争论,让市场也开始思考下一步政策走势会如何。尤其是即将召开的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将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货币政策究竟是否会转向宽松?强监管是否会出现一定放松?去杠杆下一步如何定调?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这都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4、楼市: 一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央行近日窗口指导具有一级交易商资质的银行,将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对于贷款投放,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对于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