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20年:调控中的“居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中国房网    发布时间:2018-11-14 12:15
动漫美女被虐触手 动漫美女被上图 容身之所by玖罗 6元麻辣烫13次 太仓职中 yy人气 雨后小故事图 野宫里美ed2k 宅男福利吧 cf兰透视图 橘未稀

楼市20年:调控中的“居住”回归 一个全新的楼市即将到来

  经过大半年的“陪跑”,等房子结婚的长沙小伙王红(化名)终于通过公开摇号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如果不是楼市调控新政,我可能今年都买不到房。”

  王红所指的新政是长沙市6月25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该新政目前在全国楼市中可谓最严——限售期达4年、暂停企业在限购区购房、2年内离婚按婚前拥有房产政策执行……

  从1998年住房商品化改革以来,中国楼市已迈进第20个年头。这20年,楼市调控一直如影随形,从最早的“国八条”到“新国八条”,从“国十条”到“新国十条”,从限购、限贷到限价、限售限商,从“史上最严”到“没有最严,只有更严”,调控可谓无处不在。

  但九九归一。所有的调控最终回到了一个方向:房子是用来住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选择。随着住房租赁市场建设全面展开,共有产权深入探索,以及正在路上的房地产税制改革,越来越多的人将实现“住有所居”“居有品质”的愿景。

  不断改善的居住条件

  “安居乐业,长养子孙”“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房子住,有环境好的房子住,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梦想。

  “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楼市调控,就不会有阿拉老百姓住房的改善。”1980年出生的上海市民靳先生感受颇深地对记者说。

  靳先生4岁时和父母住在静安区一个7平方米的石库门厢房里,没有厨房和卫生间。后来,父亲单位解决困难职工住房问题,分到了普陀区一套建筑面积43平方米的公房。1998年,中国住房商品化改革,靳先生的父母把福利房卖了,换成闵行区的一套商品房,建筑面积70平方米,一家人的住房条件才稍微缓解。

  其后,全国房地产市场一片火热,上海更是大兴土木,一幢幢住宅楼拔地而起,排队购房随处可见,房价也是水涨船高。“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又想换个更大面积的房子,但口袋的钱不够。”靳先生说,2006年、2007年楼市密集调控,短时间内量价齐跌。“趁着调控的机会,2007年,一家人东拼西凑,通过首付的方式,购买了位于青浦的联排别墅,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当时均价每平方米1万元。”

  至此,靳先生一家人住房条件才真正改善。几年后,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的逐步宽裕,靳先生家又买了一套小三房用于出租。

  类似靳先生的情形在全国不胜枚举。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从1998年到2018年,这20年,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解决了中国人住房短缺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1990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只有6.6平方米。到2017年末,上海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36.7平方米,居民住宅成套率达97.3%。如果放大到全国来看,1998年全国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9.3平方米。到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0.8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建筑面积为36.6平方米。

  房地产投资规模也大幅增长。1994年,全国房地产投资只有1796亿元,到2017年已达10.98万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近17亿平方米,销售总额13.37万亿元。

  几经反复的楼市调控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调控开始出现,并几经反复,先后动用了货币、信贷、税费、土地等多种政策工具。

  2003年,全国房地产投资首次突破1万亿元,出现过热苗头。“当时对投资需求完全没有限制,二手房交易,除了印花税、契税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税收,还可以做转按揭。交易十分火爆,2004年一年内,有一套房子在同一家中介门店被卖了6次。”中原集团研究总监刘渊说。

  然而,“好”景不长。2005年、2006年、2007年,“老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信贷管理”等调控措施相继出台。上海的调控更为严厉,对不满2年的二手房交易征收5.5%的营业税、停止转按揭、延长过户时间等。在不断加码的调控下,投机(资)客逐步消散,楼市开始降温。据刘渊回忆,深圳、上海等热点城市房价先后下跌,一年不到,上海二手房价累计下跌17%。

  全国各地开发商降价促销随处可见。房产中介行业出现大规模关店现象。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为稳定和发展经济,国家密集出台了降息、减税、加大投资等一系列刺激政策。房价止跌并迅速攀升,2009年开始,购房热潮再次蔓延全国热点城市。

  2010年,房地产政策逐渐收紧。当年5月,北京成为首个实行住宅限购的城市。到2011年,限购全面铺开,全国46个大中城市出台了“限购令”;超过120个城市出台房价调控目标;10个城市出台针对楼盘的强制“限价令”。同时,央行全年3次加息,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楼市买卖双方陷入观望,成交量大幅下降,但价格下跌的并不多。由于改善、投资需求被抑制,市场上刚需类产品表现良好,许多无房户赶在此时买到了安居之所。

  随着成交量的大幅下降,全国新房销售面积出现了自1998年以来的第二次负增长(第一次是2008年),高库存的城市越来越多。

  2014年,“9·30”新政出台,政策转向鼓励购房,楼市重拾升途。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国内热点城市楼市很快变热,以往罕见的“高杠杆”开始在楼市中出现,“首付贷”“消费贷”等金融工具频出,居民购房加杠杆,房企拿地加杠杆。2016年,全国共计成交近340宗单价、总价地王,“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比比皆是。

  楼市的火爆,已不是简单的刚需和改善需求被激发所能解释的,已然是一场越来越多从“供给”和“需求”两端添加杠杆的金融游戏。2016年以来,家庭住房交易杠杆率、按揭贷款还款负担率、开发商开发贷和公司债及有息负债率均猛增至历史高位。

  2016年四季度后,热点城市纷纷对楼市进行调控,先后出台了限购、限贷、限价、限售等一系列政策。但是,由于限价导致部分新房和二手房之间存在价差,在南京、杭州、成都等地出现了抢购限价房的场面。新楼盘需要通过摇号决定买家,中签率最低时降至1%。

本篇编辑:adm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