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还有招商蛇口、绿城、富力、世茂、雅居乐、旭辉等等众多房企在海外均有布局。房地产企业早在一带一路概念提出时,就做好走出国门与全世界竞争的准备。因此在中美博弈下,房地产企业具备的战略眼光、国际化视野也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 房地产行业从融资、投资、产品设计、营销宣传、产品销售等环节,集中了不同领域的大量人才,人才应用机制也非常灵活。细观各大房企的招聘要求,几乎每个岗位都要求名校背景,且在不同的企业文化熏陶之下,培养了大批具有强烈企业标签的优秀人才。 比如融创的狼性营销文化培养了大批积极主动、富有激情的开拓型人才;央企背景的华润置地在商业领域招聘了大量具有国际化视野、海归背景的高端型人才;“万保招金”中的金地具有很强的名校情结,且强调稳健和理性,超高的薪酬待遇使其员工流失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当然还有碧桂园的未来领袖博士生人才计划。 排名在前四位的行业均被少数几个国有企业所垄断,比如国有银行行业的五大行,石油加工行业的中国石化,保险行业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石油天然气开采行业的中国石油,其他行业比如白色家电行业的格力、海尔、美的等。同时,住房市场化改革二十余年来,房地产领域却涌现大批优秀的企业。 第一,数量优势 第一种,采取反制措施,针对某些领域的进口美国商品征收关税。这是一种伤敌800自损1000的打法,对两国经济增长均弊大于利,同时也会推升通货膨胀水平。 第六,心态成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第四,国际化视野 房地产行业与政策联系的高度紧密特点决定了其在国家需要推动经济发展时,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房地产行业中关于「中美博弈」你有什么见解? 2018年9月24日,随着特朗普政府宣布加征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10%的关税,并在2019年上调关税税率至25%,宣告中美贸易摩擦正式进入白热化阶段。中美博弈本质上是特朗普政府为了纠正美国对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的行为,对于美国的贸易保护姿态,中方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两种。 当地大物博的华夏神州面对称霸世界的金融帝国, 政策放松下的房企纷纷放量发行,债券融资增长迅速;2017以来国家提出坚持宏观去杠杆,叠加资管新规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房地产融资回归信托融资、银行贷款。 第三,资金操作优势 随着我国房地产投融资体制的变化和有关政策的出台,房地产融资渠道经历了阶段性的变迁过程。 国际形势又将如何变动? ▲ 【地产识维】系列回顾: 依据亿翰智库2017年年报有料系列的营业收入榜单(【年报有料】揭秘房企收入宇宙最强? 2018上半年上市房企营业收入TOP100)可知,仅收入在百亿以上的房企就有65家。65家房企意味着65个优秀的企业家,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几百万的职业化经理人。此外,还有众多中小房企还在不停的冲规模、冲业绩,盈利能力还在不断提升,所以这个数量还在不断攀升。因此,房地产行业与其他行业少数企业垄断不同,其更多呈现的是一种百家争鸣的竞争格局。庞大的规模叠加众多优秀的企业,这点是其他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也是中美博弈下,中国最需要的。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在此文后留言
地产识维(三)丨中美博弈,房企有未来! 2018-10-30 17:34 来源:亿翰智库 人才计划 /房地产 /融资 第五,政策联系紧密 在当前中美博弈的背景下,未来的中国是更加开放的环境,需要大批优秀的企业走出国门与全世界竞争。而房地产行业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数量优势、培育了庞大的人才基数、金融创新娴熟且善于利用资本推动行业发展、具备国际化视野、政策联系高度紧密和经营心态成熟等等。这些独特的先发优势是房地产行业与全世界竞争的资本,也正是中美博弈下,中方最需要最缺乏的一点。 中 中美贸易摩擦更是老牌霸主美国对新兴中国的打压,从加征关税的领域来看,目标直指《中国制造2025》,因此中美博弈大概率是一场持久战。在这种背景下,应对中美博弈的反制措施只是短期的权宜之计,中长期策略应是利用中美博弈压力倒逼深化改革开放。 中美博弈下,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市场化的逻辑、商业的道路与国际竞争,意味着需要大量优秀的企业,而在我国二十多年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中,成就了大批优秀的房地产企业,行业里集中了大量的优秀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和操盘手等人才。因此,在当前环境下,房地产行业具备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独特的种种先发优势。具体有以下几点: 第二种,正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会表示,未来的中国仍然会坚持改革开发,以市场的逻辑、商业的行为和全世界竞争。这种打法更加积极,从过去改革开放的经验来看,不仅有利于国内经济增长,还会催生大批国际化企业。 为什么说中美博弈背景下,房企有未来? 第三篇继续谈谈行业四大基本认知之二——中美博弈 美 二十余年跌宕起伏、大起大落的发展历程成就了房地产行业处变不惊的成熟心态。
阅读 () 引 言 原标题:地产识维(三)丨中美博弈,房企有未来! 第二,人才优势 无论是规模房企还是中小房企最重视的人才培养领域还是针对新鲜血液的培养。万科的新动力、融创的融誉生、中海的海之子、龙湖的仕官生、阳光城的光之子等等均给予应届生大量的资源倾斜,比如阳光城“光之子”,基本年薪超18万,还有公司高管和金牌专业导师的双导师辅导机制、量身定制的培养与发展体系,使其快速成长为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碧桂园推出的超级“碧业生”,更是不仅给双薪,还给职业规划,通过各种管培生进阶培养机制,以及专属导师,对这些校招生进行全面辅导和培养。因此在房企新老员工之间薪资倒挂的现象屡见不鲜。 以近几年国家的一系列重要政策为例,从十九大会议到730政治局会议、从资管新规到几次定向降准、从棚改货币化到房产税、从去杠杆到稳杠杆、从“四限”到人才新政等等,无论是宏观货币金融政策,还是微观行政调控政策均与房地产行业息息相关。再看看住房市场化这二十余年,每次房地产市场的大起大落都伴随重大政策的出台,比如早期出台的土地有偿使用制度、预售制度、房改政策、取消福利分房、121号文、18号文等等。 本栏目灵感来源自 亿翰智库董事长 陈啸天 甚至现在还有一些房企在做应收账款、存货质押等供应链金融融资的创新,因此房地产企业对于金融资本的创新并不陌生,且非常善于利用杠杆滚动价值创造的雪球。从碧万恒、融创、旭辉、正荣、阳光城等一大批伟大的规模房企的诞生就可见一斑。 在“一带一路”概念的支持引导下,房地产企业早就有一大批“排头兵”提前布局海外。以TOP10房企为例,万科布局美国旧金山、纽约、伦敦、新加坡;碧桂园的马来西亚森林城市超大项目,目前碧桂园在印度、英国、美国、越南、老挝、泰国等均有项目团队,不排除有合适机会就会落地项目的可能;保利进军英国伦敦、澳大利亚悉尼和墨尔本等等。 责任编辑: 2017年我国收入前十的行业中,房地产行业排在第五位。而排名前四位分别是国有银行、石油加工、保险、石油天然气开采。 ———— / END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