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二:放宽准入条件,收紧流通条件,实现封闭式管理,体现了对“房住不炒”楼市调控的执行力。本次上海《意见》共有产权房准入条件扩围,将分流一部分商品房购房需求。共有产权房持有期间无法购买商品住房,持有期满后流通条件收紧则降低了共有产权房的投资属性。上海居民解决住房问题变得更为多元化,也有利于提高上海楼市稳定性实现宏观调控政策预期。 解读三:促进上海中心城与新城区协调发展,但可能会对个别外环区域租赁市场产生影响。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已累计签约共有产权购房9.2万户,而新一批(第七批)产权保障房源将达4.5万套,约占存量共有产权房的50%,且主要集中在浦东、奉贤、松江、闵行、嘉定、宝山等中外环区域。这将加速上海新城区产业及人口集聚。但增量共有产权房的集中入市,可能会冲击个别外环区域的房屋租赁市场。具体影响程度有待时间观察。 结论 上海共有产权保障住房试点自2009年启动以来,距今已近10年。在京沪等一线城市,居民共有产权房申请积极性与政策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此次上海共有产权房新规一旦落地,将拓宽居民多元化解决住房问题的路径,分流刚需商品住房的购买需求。但具体对上海产业经济及楼市的影响程度如何,则需要持续的政策研判和市场数据分析。 (责任编辑:宋虹姗 HO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