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房价大跌。 这里说的是大部分。 放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中国,燕郊也好,香港也好,都只属于亲历房价大跌中的一小部分。 不同的是,在过去二十年里,燕郊只经历了一次。香港,正在经历第二次。 香港的楼市轮回,来得比预想的要更早,更突然。 降价、违约、焦虑、恐慌。 近期,香港新界一个名为“嘉湖山庄”的楼盘中,一套实用面积为442平方英尺的两房,以456万港元成交,相比同类型单位的最高成交价,降价幅度超过22%。 截至10月26日,今年香港已经出现36起购房违约的案例。 去年全年,只有9起。 1楼市不相信神话 过去十年的楼市神话,把一个谨慎保守的民族,活生生逼成了毫无安全感的,拼命加杠杆的民族。 连续27个月上涨,长年霸屏全球房价榜首的香港,从神坛跌落。 有人说,降价20%的嘉湖山庄,只是特例。不过,这样的“特例”,在香港郊区还有很多。 港岛、九龙、新界,三大区域构成了整个香港,其中,新界属于香港发展中的后进地区。 (红色边界区域为香港新界) 中原地产每一周,都会公布各个区域监测到的楼盘价格变化。各个区域分别是:港岛、九龙、新界东、新界西。其中,新界东和新界西累计居住了香港一半的人口。 最近两个月来,降价楼盘最多、降价幅度最大的区域,是新界东。 唯一一个各个楼盘房价全线下跌的区域,也是新界东。 在最新一周的数据中,一个月降价幅度超过10%的楼盘,可不是少数。 新界东某小区的房价,已经从7月份的最高价下跌16.8%,仅10月一周时间,房价跌幅接近12%。 (中原地产:新界东某小区建筑面积单位价格) 在7月份以前,即使每周的房价走势变化起伏不定,波动上涨,但每一次的变化幅度,都没有最近这两个月要大。 降价20%的嘉湖山庄,只是新界房价的一个缩影。香港郊区房价下跌,从新界开始。 在香港拥有一套山顶豪宅,是让中国富豪心底最踏实的身份象征。 作为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香港的豪宅市场,从来不缺客户。但明码标价的身份象征,也有失落的时候。 10月最后一周,全球豪宅房价涨幅榜的前十名里,香港不见了。香港豪宅以年涨幅5.5%,排在了第14名。就连爱丁堡、马德里、莫斯科、广州都在香港之前。 (莱坊:今年第三季度的豪宅涨幅榜前十名里,没有香港) 与山顶讲普通话的那个香港相比,这一刻的香港,是落寞的。 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豪宅房价增速,与香港的房价涨幅,首次出现反转。曾经增速远在新加坡之上的香港,从此与新加坡分道扬镳。 (莱坊:在新加坡的豪宅面前,香港房价增速滑坡格外显眼) 豪宅风光不在,代表着香港楼市对于富人的吸引力在减弱。而郊区房价的下跌,则预示着,普通人居多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下跌信号。 一头一尾,属于香港不同的人群,却预示着香港楼市同样的未来趋势。 22018年的香港:请回答1998 最有钱的一批人,开始犹豫和退缩。 最脆弱的一批人,开始恐慌和焦虑。 豪宅市场,往往代表着购买力最充足的一群人对香港的认可。 涨得越凶,买得人越多。需求越旺盛,价格被炒得越高。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有外力来打破平衡。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能买得起上亿别墅的人,也不在少数。 而郊区的房子,入手的人群大多是购买力不强的刚需族,或者是加杠杆炒房的投资客。他们最在乎现金流和本金。因此,他们也是在房地产周期中,最经不起降价冲击的群体。 违约潮,从此刻开始。 据南华早报的报道,从年初到10月底,香港新房交易中,已发生36起个人买家违约案例,去年全年,这个数字是9起。违约楼盘的成交价,从490万港币,到3980万港币不等,但大部分在1000万港币以内。 香港的新房交易,需要支付5%的定金。选择违约的一批人,需要缴纳的违约金,少则25万,多则200万。 (南华早报10月30日报道) 违约的理由,多是这两点:要么对未来香港的房价信心不足,要么是因银行提高房贷审批标准,申请的房贷批不下来。 在损失二十万定金,和手上的房子变成负资产之间,香港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没有人敢再经历一次负资产时代。 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房价一路飙升,到香港回归前夕,房价已是1980年的七倍。投资客、刚需族全都一股脑冲入楼市。那时的香港,闭着眼就能稳赚不赔的投资,就是买房子。 房地产和相关的金融服务业,成了整个香港的支柱产业。所有人的希望,都在一座座房子里。 也许是看透了这一点,索罗斯大举做空港币,政府为了救市,稳住资金外流,不得不提高利率,收紧货币流动性。与此同时,楼市和股市、汇市一样,遭到恐慌性抛售。 加息,成了压倒香港楼市的最后一根稻草。 准确的说,是压垮香港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此后的六年时间里,香港房价下跌70%。直到2003年才渐渐恢复元气。 (经济学人房价指数) 在遭遇亚洲金融危机暴击后的日子里,香港接连有32位居民因还不起房贷,选择自杀。因房价大幅下跌,抵押给银行的房屋价值巨幅缩水,已经背上房贷的买家,一时间又欠了银行几百万港币。 3十字路口 二十年前的不安全感,时时刻刻都留在香港普通人的心中。即使是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香港楼市也不如1997年那样不堪一击。 从2003年至今,香港房价几乎涨了六倍不止,涨幅与上一次的上涨周期不相上下,但这一次跑得更快,更高。 也正是如此,房价每上涨一分,不安全感就多增加一份。 为什么听闻香港房价正在下跌的故事,有人选择不相信,有人心有忧思。这是大多数读者的反应,但很少有人会视而不见。 因为我们的楼市上涨周期,有着与香港类似的经历。在全球主要国家和城市中,过去几十年的房价轨迹,香港与中国内地,走得最像。 燕郊的故事,人尽皆知,像极了现在的新界东。背负这一切的,是不断加杠杆的居民。 |